開篇我隻想弱弱的問一句“你認為,自己還是自己嗎?“
不管現在的你過著怎樣的生活,總之也都是五花八門,大千世界什麼樣的沒有呢?就像是你和一個朋友互相傾訴著自己認為很有懷念的過往,但你真的確定你說的就是你朋友願意去聽的嗎?你總是一廂情願激情滿滿地沉浸在自己的回憶裏的時候,你的朋友也有自己想要跟你述說的自己的故事,你就確定你們之間有真正的在聆聽溝通嗎?在你認為你在很認真的並且洋溢著回憶的幸福的時候,其實你也隻不過想要一個能夠完整聽完你的故事,不管她是會為你感到惋惜,還是會為你高興,為你悲傷,你隻是想要告訴她你有這麼一段過往而已,僅此而已,而不是隻有你自己一個人。一個在外人看上去並不孤獨的自己。
”我就是我”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誰也替代不了,當然也替代不了任何人。那又何必庸人自擾呢,過好自己,就好。任何人都是主角,在自己的人生舞台裏,誰又不是呢?不要擔心,你會犯錯,那隻是個沒有劇本的真人秀!不要擔心,你會被嘲笑,那隻是個沒有劇本的真人秀!不要擔心,你會OUT,那隻是個沒有劇本的真人秀!不要擔心,會沒有觀眾,不要忘了,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第一個觀眾,而且會是最忠實的觀眾。
“我不是我”一個存在幻想世界真實的我。很多人會認為現實太殘酷,有沒有那樣一種想法,我有,隻是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有著各種各樣的崇拜,很多很多的夢想,老師會問你”長大了,你最想成為怎樣的人呢?“或是”你的夢想,你的理想是什麼呢?“我記得,很多很多小夥伴會說”我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我想要成為像我爸爸一樣的人“”我想要成為畫家“等等,等到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學老師還會問你,你的理想是什麼呢?慢慢會發現,小時候的很多夢想在你一點一滴成長的過程中經過打磨,有些隻剩下了一點表麵的殘殼,隻是為了應付那一類的問題,開始沒有了腦子裏的打轉,就能非常輕鬆的吐口而出,似乎認為它的答案就該是那樣的,因為很多人都這樣啊,不是嗎?然後當你畢業再去問她你現在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好像是突然在這裏迷茫了一樣,其實她不知在很久很久以前當她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要求的時候,她事實上已經在迷茫了。她會說,在她的夢裏,她一切都做的非常好,自己喜歡的事,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有,隻是她忘了,“夢”和“夢想”是有差距的,至少還差一個字不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這個社會已經不是死腦筋的人可以生活的下去的了,不是說教你一件事按部就班,隻要做好一步、兩步、三步······有步驟的告訴你的事,拜托那些都已經交給機器做了好嗎?所以在碰到任何事,都覺得好難,似乎在她看來是根本完不成的。她開始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解釋自己沒能完成的事,假裝欺騙自己,也同時假裝自己真的是做不到的。於是乎她開始更加的迷茫了。在現實的生活中找不到自己,更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很健康,卻做了一個真實的葛優癱”。
“瞧”你開始對號入座了?
不管你是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其實都是無止境的,等你做到了之後,又會有新的一個目標等著你,也不管你是為了什麼樣的一個目的性,總之,這就是你的生活,你要做的生活,你要展現的生活。這就是你的一部分。
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麼一點惻隱之心,想著,就比如說當你想要談戀愛的時候正好有那麼一個你認為理想型的男生或者女生出現在你麵前,你們開始展開了你們的甜蜜戀愛之旅。當你想要做某一件事的時候,正好某一個機遇你就可以很好的開始做了,並且完成的相當完美。我想任何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時候吧,“想哭的時候有一個懂你的朋友隻要靜靜的陪著;想瘋的時候有那麼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夥伴不問緣由的跟著你一起瘋;不管走多遠,走到哪,總是會有人找得到你,讓你覺得不孤單;哪怕你隻是需要一個擁抱的時候,當時最奢望的你就隻是需要一個靜靜的擁抱。好吧,我承認,這些我都隻說了生活如意的一部分,但如果說,在你最需要的時候,不管是多小的一件事,都不會有任何人的在意,你還會認為生活是美好的嗎?很多人就會開始給自己找借口,給別人找理由,來慢慢撫平自己心口的那道生活的創傷。也有那麼一群人又開始找不到自己了。“癱在了自己的生活”。
這時候就該是我們生活的另一主角出場了。你猜得到”他是誰嗎?“
對了,就是那個容易被你遺忘,卻又不得不承認真實存在的”他“”時間“我想問問,你可以對著鏡子問問你自己”它“是良藥嗎?是解藥?還是毒藥?總之不管它在你的心中是什麼藥?它也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很奇怪又或者說同樣的一個時間在世界的一個橫切麵上看的話,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不可思議,千奇百怪的畫麵,不得不佩服,“他”真的很厲害。或許就在這一秒,將這一個個畫麵拚湊起來,有沒有想過那又是怎樣的一種壯觀呢?反正我是不知道啦。(還沒這本事呢?)不過正在看的你或許可以發揮一下你那還未開發的大腦無極限的想象一下,到是可以的啦。不知道你能想到什麼呢?
很多人會對朋友、家長、親人等等說“你真的了解過我嗎?”其實我隻想問一句“你真的自己了解過自己嗎?”對呀,我真的了解過自己嗎?就連自己都不能完全了解的自己,還硬是要一個分離自身個體存在的人去真正的了解自己,你覺得可能嗎?或許有那麼一些人會認為不以為然吧,就會說,有些自己看不到的一麵,或許作為旁觀者的閨蜜、朋友、親人、甚至於一個陌生人更可以看得清楚。但那畢竟不是一個完整的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那的確可能或許是我們的一麵,但是它畢竟不是全部,就像誰也不知道,我們下一秒會做什麼,會想什麼。其實每個人都是存在著自己的意識流,過著當時想要過的生活,想著當時想的事情,但隨著“時間”主角的推動,有那麼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就像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到另一個生物的思維。到達一定的時間,會有一些存在著的讓你覺得當時的想法怎麼就不能改變一下呢?能退回去改變多好,如果那樣做了多好,哎呀,好遺憾啊!隻是世上沒有後悔藥!當然也不會有電視劇裏的時間穿梭器,要知道就算是有,回去了,我們還是成為不了當時的我們。有那麼可以說是的一大部分的人每天都會過在悔不當初的日子裏,繼續這樣過著,又過了一段時間又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總是後悔之前的,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死循環。到最後就隻有幻想或許期盼著,如果明天我可以變成這樣就好了,喜歡做夢,喜歡生活在自己認為的世界裏,不管外邊是有多麼的花花世界,他們隻存在於自己的世界,因為那沒有太多的變換,沒有太多的失望,沒有太多的遺憾,他們有自己世界生活的“幸福”,他們的確是幸福的。幻想世界的“幸福”,現實世界的“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