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走出中年人保健中的種種誤區(1 / 3)

走出養生保健的誤區

養生保健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係統工程,隻有具有健康意識的人,才能夠長期堅持。世界衛生組織(WHO)前總幹事中島宏曾說過:隻要采取預防措施,能減少一半的死亡。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可見,還要經常注意自我的養生保健,才能夠有益於健康長壽。目前人們對養生保健的認識和理解存在著不少的誤區,不但會影響健康,甚至還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誤區之一:認為養生保健是中老年人的事,與青少年沒有關係。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時期,生龍活虎的還需要養生保健嗎?其實,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中年人時期的健康與否和青少年時期的養生保健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養生保健是一個長期的係統工程,需要從小抓起,“要從娃娃抓起”。

誤區之二:希望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就能夠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人體的健康長壽與遺傳、社會環境、氣候環境、醫療條件和個人的生活方式均有關,所以,不是一兩種養生保健方法就能保證自己健康長壽的。就個人因素而言,最少要通過5種養生保健的方法才能做到:一是要心態平和,處世樂觀;二是要起居有常,生活規律;三是要飲食有節,合理營養;四是要適量運動,持之以恒;五是要根據體質,適度滋補;前四種適合於所有的人,後一種針對體質虛弱的人群。隻有綜合性地進行養生保健,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誤區之三:被廣告宣傳所誤導。有的人認為,吃保健品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在人體基本正常的情況下,根本不需服用保健品,隻要做好精神、起居、飲食和運動等方麵的養生保健就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當然,在身體虛弱的情況下,應根據自己體質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滋補,還是有必要的。

中年人休息莫入誤區

目前,中年人以下幾種休息的方法是錯誤的,對養生不利。

1.娛樂就是休息

適當的娛樂可使身心舒暢,但狂歡無度或帶賭博性地玩耍,如打麻將、玩撲克,不但不是休息,反而對身體有害。

2.多躺就是休息

如果每天多躺或躺得時間過長,不但會影響消化,長此下去腿腳還會笨重遲鈍,加速老化。

3.合眼就是休息

就算你閉目合眼,但胡思亂想照樣疲勞。心寬身自舒,精神愉快,身體輕鬆,疲勞即解。

4.多睡就是休息

適度的睡眠的確能盡快恢複生機,對身體有益處,但由於臥室空氣不好,多睡不但會降低新陳代謝,還會導致大腦缺氧,有害於身體。

中年人自我保健認識的10個誤區

誤區之一“聞雞起舞”

中國人大多數愛鍛煉的人都有晨練的習慣。但是,清晨並不是中年人較適宜的鍛煉時間。

首先來看外界因素:一是植物在夜間吸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樹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二氧化碳較多。二是夜間,風速較小,近地麵數百米的空中出現逆溫層,大氣處於穩定狀態,汙染物滯留在地表上方,難以擴散,致使清晨空氣不佳。秋、冬、春三季的空氣汙染物在早晨6時左右最不易擴散。三是冬季寒冷可誘發血管痙攣,易引發血管栓塞或梗死。

其次再來看人體內在因素:由於一夜沒有飲水,清晨血液很黏稠,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險性;起床後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心髒本身需要更多的血液;早晨9~10時還是一天中血壓最高的時刻,因而早晨是卒中、梗死的好發時間,醫學上稱之為“魔鬼時間”。

因此,中年人,特別是具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不宜在早晨做較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早晨可做較輕量的鍛煉,如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舞劍和散步等。

最佳的鍛煉時間是下午4~5時,其次為晚間飯後2~3小時。因為此時人體的適應能力和全身協調能力均較強,尤其是心率、血壓都較穩定,最適宜進行體育鍛煉。此時植物進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氧氣含量比較充足,氣溫也比較適中,有利於鍛煉。

上班族如不能在下午鍛煉,可在晚上9~10時鍛煉。此時,可使大腦徹底放鬆,緩解精神緊張。晚間鍛煉還可消耗多攝入的熱量,減少夜間脂肪的儲存。

誤區之二爬山是中年人最好的鍛煉方式

爬山對人的呼吸、心血管係統雖有很好的作用,但對中年人膝關節的不利影響較大。“人老先老腿”。年過40歲的人,大多髕骨軟骨軟化。據調查,55~64歲的人85%都有一個或多個關節的老年性骨關節病,其發病原因一般是關節軟骨的老化和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