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營養素在人體內發揮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它們在人體內主要功能是:供給人體熱能;調節機體代謝;促進機體生長和組織修補等。
由於任何一種食物都不能提供給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所以,我們強調膳食種類一定要多樣化,這樣才能使膳食平衡,達到合理營養的目的。
中年人的營養食譜
我們的日常膳食是由穀類、雜豆類、動物性食品(包括魚、肉、奶、蛋類等)、豆類製品、蔬菜與烹調用油,再加幹鮮果品這六類食物構成,各類食物各有其營養特點,都要經常食用。下列食譜供能量2400千卡(11704千焦),蛋白質80克,其他營養素基本符合中年人要求。45歲男性,輕體力勞動者的食譜。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或花卷(標準粉50克),鹹鴨蛋(50克)。
午餐:大米飯(粳米150克),炒肉末豌豆(肥瘦豬肉30克、豌豆100克、植物油5克、味精、鹽適量),炒肉絲芹菜(瘦豬肉20克,芹菜150克,植物油5克,味精、鹽適量),蝦皮黃瓜湯(黃瓜50克,紫菜2克,蝦皮8克,植物油1克,精鹽適量)。
晚餐:饅頭(標準粉150克),蔥爆羊肉(瘦羊肉50克,大蔥25克,植物油6克,鹽適量),素拌菠菜(菠菜150克,麻醬10克,味精、鹽適量),絲瓜湯(絲瓜25克,麵筋20克,香菜適量)。晚點西瓜200克。
中年人先從晚餐做起
據調查,有80%~90%的家庭,晚餐集中全天總熱量的60%~70%,這是由於一天隻有晚餐時家人團聚,而且晚上時間充裕。這種吃法,一定要改變。國外做過專門調查:晚上吃得愈好,肥胖的可能性愈大,夜裏發生意外事件的也愈多。
合理的晚餐是:熱量不超過全天總熱量的30%,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以吃清淡、可口的飯菜為好。可少吃點瘦肉、雞蛋、魚類、大豆製品等,特別是新鮮蔬菜不能不吃;而且晚餐隻要吃七八分飽即可。
中年人餐桌上的保健品
1.蜂蜜
它被人們譽為“百花之精”,素有“老人牛奶”之稱。它含有很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的糖分極易被血液吸收。老年人胃腸蠕動的功能減弱,常服蜂蜜不僅可增強胃腸蠕動功能,防治便秘;還可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壽。
2.芝麻
芝麻富含維生素E。將黑芝麻微炒,以熱蜂蜜調和,每日吃一湯匙。或白芝麻適量、淘淨微蒸曬幹,以清水淘去沫再蒸,如此7次,炒香研末,搓成白蜜丸,每次以溫開水化服1丸,一日3次。服至百日,能防病。常服常益,延年益壽。
3.酸奶
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A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4.紅棗
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有“活維生素丸”之稱。中醫認為,紅棗有補中益氣、調補脾胃、養血安神之功效。老年人脾胃功能減弱尤為適宜。民間曰:“一天吃五棗,終身不見老”。如將紅棗蒸至八成熟,每日吃10枚,效果更佳。
5.煮豬肉
先將連皮肋肉(五花肉),以清水煮2小時,加進海帶或蘿卜再煮1小時。據營養學和生理學專家實驗研究指出,豬肉經過長時間煮燉,其中的飽和脂肪酸量可降46.5%,達到最低點,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卻可增至最高值。這樣,可以使肥肉中對人體不利的因素(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轉化為對人體有利因素(單、多不飽和脂肪酸),不但對身體無害,而且特別適合中年人食用,有益於健康。
6.豬血
豬血營養十分豐富。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高、質量好,還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極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化。它含脂肪少、磷脂高。所以,多吃豬血可以抑製低密度膽固醇的有害作用,有助於避免發生動脈硬化,防止肥胖。因此,豬血是中年人尤其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血脂異常及腦血管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中年人的四季飲食與保健
春季:是萬物生長之始,陽氣生發之時。此時易反複感冒者、有哮喘病史者、冬季患過病而體弱者和中年人等應多食清淡的蔬菜、豆類、豆製品等,還可進補一些人參銀耳品,黃芪生脈飲等,且忌辛辣、油膩、生冷之食物。這樣,有利於調節中樞自主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增強免疫功能及抵抗力。
春天乍暖還寒,早換春裝易著涼致病,應“春捂”增加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