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想天開”未嚐不可

作文天地

作者:顧威

馬雲說:“愛迪生欺騙了世界。”他認為辛勤和汗水並不是功成名就的唯一途徑。而愛迪生的成功公式是: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或許馬雲看重的就是這百分之一的“靈感”吧!而這百分之一的靈感,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異想天開”。

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在逐夢路上固然可貴,但若少了那百分之一的“異想天開”,我們的努力又何異於在“無夢”狀態下的“逐夢”呢?

“異想天開”這個名詞一直遭人白眼,但我卻不以為然。如果沒有萊特兄弟的“異想天開”,我們可能至今對蒼穹可望而不可即;沒有馮·諾伊曼的“異想天開”,我們或許至今還不知道電腦為何物;同樣,沒有傑夫·貝佐斯的“異想天開”,今天也不會有瘋狂的網購……

父輩們常說:好多是三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比如人們的生活、教育、科技等等。的確,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人從來不敢想會有今天的日子。汽車、洋房在那時簡直就是一個遙遠的夢。然而就有這麼一群敢於“異想天開”的中國人,他們想常人之不敢想,在那個混沌年代摸索出一條嶄新的強國致富的道路。

對於“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我們或許不應該一味地指責、取笑,要知道“癩蛤蟆”至少有吃天鵝的勇氣和理想。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甘願長期無所改變,也沒有勇氣去為了改變而拚搏,更談不上“異想天開”了。

或許維特根斯坦所謂的“我貼在地麵步行,不在雲端跳舞”,並不適合那些敢於追逐夢想“異想天開”的人,我們需要的是敢想敢做,敢於嚐試的真的猛士,他們敢於走在時代的前列,敢於向夢想挑戰。

當然,“異想天開”並非是追求一個虛無縹緲的夢想,也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樓。它需要我們在逐夢的路上樹立淩雲之誌,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成功的大門。

(責任編輯:於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