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女性的皮膚保健(2)(2 / 3)

化妝品並不具有“治療”肌膚病變與老化的藥效。即使是營養霜,也隻能對皮膚做某種程度的滲透,達到這個飽和點以後,再多的麵霜也是無濟於事。夜晚是皮膚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刻,但過多的營養霜反而會阻礙代謝作用,造成反效果。

使用化妝品應該以藥劑法中所說的,“保持健康”,也就是維持現有的正常狀態為原則,千萬不可對它的效果存有過高的期待。

化妝品所能做到的,隻是輔佐皮膚本身所具體功能,隻要你有這種正確的觀念,就不會使用過量的化妝品來損害你的肌膚。

不過,也的確有具備藥效的化妝品,那就是藥用化妝品。不過,嚴格說起來,它已經不能算是化妝品,而應該歸類在另一種外用藥品,也因此不宜將它與化妝品相提並論。不過,它卻和藥物一樣,在用法和用量上一旦有所偏失,也會造成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藥用化妝品時不能不謹慎。

此外,在上述法律條文中,尚有一件不容忽視的事,那就是有關化妝品安全性的問題。

現在請再回頭看一次條文。全文中提及化妝品安全性的部分隻有“且對人體的作用緩和者”,這是非常籠統不明確的規定。

我們相信,不管哪一家化妝品公司,一定都為提高其產品的安全性與品質而努力不懈。

而事實上,和以前的化妝品比較起來,現在的化妝品的確安全多了。但不容否認的是,化妝品在製造過程中出現了差錯,或以前一直以為是安全的,但實際卻是有害的事例的確存在。甚至有些物質我們無法症明它有特殊的為害能力,但長期使用卻足以損害肌膚。

最近,依法律規定,約有一百多種化妝品成分,必須標示在包裝的成分表中,所以化妝品上都明確地標示其中殺菌劑或防腐劑的種類與含量。隻有這樣,才能在萬一引發病變時,便於探查原因時參考。

使用化妝品應注意的事項

在使用對肌膚而言是異物的化妝品時,有應該盡量避免的事情。雖然因化妝品種類不同會有些許差異,但大體不外下列四點:

肌膚出現病變時,絕不使用。肌膚出現斑疹或潰爛現象時,絕不使用化妝品。導致這類病變的原因雖然很多,但因為化妝品而造成的可能性也為數不少。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仍然使用化妝品,隻有加速惡化。

有嚴重青春痘時,狀況如上相同,也不能使用化妝品。

為了清除這些皮膚病變,最有效的方法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以期產生自然的複原能力。因此,不可忘記一個事實,即化妝品會降低新陳代謝的能力。

如果隻是使用弱酸性的肥皂來洗臉,當然不可能出問題。因為這隻是使皮膚變得清潔,結果皮膚的新陳代謝作用會變得活躍。

不要讓化妝品長時間停留在臉上。化妝品停留在臉上的時間過久,會造成皮膚的傷害。尤其是化妝品中的礦物質,如果長時間留在臉上,則有一部分會被皮膚吸收,進而使角質層出現變厚的現象。

為使化妝品易於塗抹均勻,通常修容用的化妝品中都含有大量的礦物油。因此除非必要,否則一定要完全清除幹淨。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提醒各位的事,那就是幾乎所有的保養品中,也同樣含有礦物油。也許有人會說,讓保養品長時間留在臉上也不會損害皮膚,其實這是一項嚴重的錯誤。

所有名之為營養霜或營養乳液的保養品,都是由動物性或植物性油脂,配合其他合成的有效物質而生產的。

有些人認為營養霜有益於皮膚,所以出門前都會擦上它,並且得意洋洋地宣稱“化妝品會傷害皮膚,平常我都很少用”。其實,這些麵霜或乳液,都適用於晚上洗臉後或就寢前,如果在白天使用然後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常會因紫外線或細菌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或許還可能成為刺激皮膚的要素。

保養品對肌膚造成病變的幾率遠勝過化妝品,其原因之一正是大多數人都對使用方法不加留心。與其塗抹保養品,還不如在外出時輕拍粉底,對肌膚更具有保護作用。

另外,香料和色素也是其中一大問題,這些物質都會因紫外線而起化學變化,導致皮膚發炎,皮膚發炎又可能連帶地引起斑疹。隻要根據上述稍做思考,各位不難明了,不管是修容用的色彩化妝品,或是保養用的基礎化妝品,一旦使用方法錯誤必然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所以萬不能視其為絕對安全。

不使用不適合肌膚的化妝品。在淘汰以前慣用的化妝品,而改用新品牌的化妝品時,皮膚可能有發癢或出現斑疹的情況,這就表示該化妝品不適合你的肌膚,應該立刻停止使用該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