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學校、全家總動員,寶寶時刻在“受教”(3)(3 / 3)

其次,媽媽要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當然主要是指那些學校請家長一起參加的活動。比如,學校組織了一個親子聯歡會,媽媽就一定要親自參加,不要不去,也不要找姥姥、奶奶等代替自己去。在孩子的心中,誰去都無法代替爸爸媽媽親自去。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體現著媽媽對自己的重視度、關注度。媽媽或許認為這樣的活動可有可無,自己去不去也無關緊要,但這樣的想法卻可能在無意中傷了孩子的心。

川川今年上二年級了,在學校表現一直算良好,每次考試之後,也都有好消息帶回來。川川的媽媽周芳覺得很開心、很驕傲,於是對孩子提出的所有需要都盡量滿足。比如,川川今天看到同學買了新樣式的文具盒,回家告訴周芳,周芳立刻也會給川川買一個;川川說想要一個新書包,周芳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周芳這麼“爽快”,使得川川也很樂意跟她交流學校的新鮮事。

但最近,有一件事情讓川川覺得很不開心。原來,學校下周要組織一個詩歌朗誦比賽,自己因為語文成績好,被老師選中了去參賽。為了讓孩子們表現得更好,學校還特意聲明,參賽的同學可以帶自己的爸爸媽媽來學校觀賽、加油。川川被老師選中,心裏很高興,以為媽媽也會像以前一樣答應自己的要求。誰知他回到家,興高采烈地把事情說清楚,周芳卻表現得很平淡:“學校怎麼又組織這樣的活動?這不耽誤學習嗎?而且家長哪有那麼多時間老去學校啊?”川川的小臉上顯現出了失望的神情:“媽媽,就半天,你就答應我吧!”周芳看著川川,也有點不忍心,語調柔和地說道:“川川,媽媽不是不想去,媽媽實在是太忙了。你看,爸爸出差在外地,媽媽又總是加班,這都是為了掙更多的錢,讓你過更好的生活。媽媽顧得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這樣吧,我讓小姨代替媽媽去,一樣能給你加油,好嗎?”川川很失望,但沒有再繼續要求下去。

比賽之後,川川的小姨對周芳說:“你那天不去真是一個錯誤。我看到幾乎所有參賽的孩子都有爸爸媽媽陪伴,他們上去的時候神情特別喜悅,朗誦起來也繪聲繪色的,最後還都甜甜地給了台下的爸爸媽媽一個吻。川川呢?隻能說‘謝謝小姨來給我加油’,台下的孩子聽到都笑了……”周芳心裏後悔極了。她想,下次一定要親自去參加學校的活動。

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也代替不了在孩子心中留下美好的感覺。學校組織的活動,一方麵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另外也是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感情的好機會,也是媽媽了解孩子在學校生活的好機會。所以,媽媽可以不給孩子買最好的學習用具,但一定要在精神上給孩子足夠的支持。

學校一年兩次或者四次的家長會,也是父母必須親自參加的,無論工作多麼忙,都不能作為缺席家長會的借口。有的媽媽出於工作忙的原因,或者根本懶得去參加,就給老師打個電話,找個借口就不去了。表麵上,媽媽是拒絕了老師,拒絕了學校,為自己減少了一件“麻煩事”,但實際上,父母的每次缺席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個傷口。對於孩子來說,老師在獎台上對自己的表揚或者批評,沒有父母來接收這樣的訊息;別的父母向老師提出關注的問題,自己卻隻能在旁邊羨慕……如果父母長期不參加家長會,孩子甚至會有這樣的想法:即使我學習好了,我的爸爸媽媽也不關心,我又何必那麼費勁學習呢?所以,參加家長會是每位父母的責任,媽媽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責任推脫開,這一推,推開的可能就是孩子美好的未來。

對於孩子來說,學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兩個部分,隻有這兩個部分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將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到最佳。媽媽要牢記這一點,無論什麼時候,都別忘了勤和學校溝通。

職場媽媽育子經

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多方麵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和學校。因此,家庭和學校,應該像一個“大教育家的左右手”,隻有這兩隻手協調配合,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得到最良好的教育。這就告訴媽媽,將孩子送入學校,並不代表自己的教育任務已經完成,而恰恰是和學校配合教育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