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能提高消化係統的功能,使吃下去的食物更快更好地得到消化吸收。可是有些同學不注意飲食衛生,這對健康是很不利的。那麼運動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呢?
一、運動與吃飯的時間安排要得當。運動後應間隔多長時間吃飯,飯後什麼時間開始運動,這是從事運動與鍛煉的人必須明確的問題。
如在劇烈運動後很快就吃飯,往往食欲很差,再好的飯菜也不想吃。運動剛結束時,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和交感神經仍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情緒還很緊張,消化腺的分泌受一定程度的限製,所以不想吃飯。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勉強吃下去,食物也不能很好地消化。久而久之,就會引起消化不良,患慢性腸胃病。
飯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對腸胃的影響更大。因為飯後胃腸的活動和消化腺的分泌加強,消化液分泌得最多。如果在這時進行劇烈運動,則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和腎上腺素大量分泌,進而使肌肉小動脈擴張,毛細血管大量開放,血液較集中供應運動器官,而減少了腸胃的血液供給。同時,胃腸活動減弱,消化液的分泌也減少,胃壁鬆弛無力,食物得不到充分攪拌和消化,就會拖長食物在胃裏停留的時間,以致發酵酸化,吐酸水。胃液減少了,胃的防腐能力就降低了,這又是消化道易感染患病的原因。
二、飯後和運動後不宜大量吃冷食。飯後大量吃冷食,會使腸胃血管突然收縮,供給腸胃的血液突然減少,導致消化受到阻礙。消化液必須在一定溫度下才起作用,胃腸溫度突然降低,它的能力也隨之下降,結果食物就難以消化,免不了會得腸胃病。
運動剛完時,由於體溫升高,大量出汗,心裏感到又熱又渴。這時無克製力的人往往為了一時痛快,大吃冷飲冷食,結果腸胃因受刺激而功能紊亂,引起腹瀉腹痛等病症。
三、不亂吃零食。按時吃飯能使消化器官有規律地工作,是維護腸胃健康的一個重要措施。
亂吃零食,就破壞了消化器官的規律性活動,到了吃飯時間,消化機能反而下降,這就會抑製正規的進食活動。吃的零食如果是甜食或油膩的食物,則更會降低食欲。但水果可加強消化腺的活動,並能供給維生素,不在此列。
四、飲食要細嚼細咽。否則,食物進入腸胃後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既浪費,又會造成腸胃病。
注意鍛煉時的飲食衛生,能使鍛煉的效果更突然,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