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下大亂 第三章 完全亂套(1 / 3)

第二天,天剛剛亮,和尚就來到了聚義廳,本來以為自己來的算早了,沒有想到裏麵竟然早就來滿了人,看大家雙眼通紅,和尚也能夠猜出大家肯定是一晚沒有睡。

“好了,大家都商量了一夜,對於這個事情應該是有一個圓滿的答案了吧,吳用,你來說。”和尚坐在了主位上麵直接的說道。

“是的,不過在這之前還有兩個新的情報,一個是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並沒有逃得了,被遼國的耶律洪基給抓了個正著。”停了一下,吳用繼續的說道:“宋朝還有一個小皇子叫趙構的,現在正在臨安,按照我們的計算,他很可能會在一些大臣的擁護下正式稱帝。”

“趙構,那個軟柿子,對了,他有多大了?”和尚問道,別的曆史他不一定知道,但是這個趙構可是曆史上出了名的敗類,嶽飛那麼厲害的大將都被他害死了,有這樣的人做皇帝,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什麼的,他會主動幫你把有能力的大將給幹掉的。

“現在大概是七八歲的樣子吧。”吳用說道。

“算了,他不用去考慮了,七八歲的小孩子用不著考慮什麼了,就算他稱帝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和尚揮揮手說道,那趙構隻有七八歲,那麼就是說嶽飛可能還沒有出世了,隻要不遇到嶽飛,和尚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並不是和尚打不過嶽飛,以他所擁有的兵器武力,即使嶽飛來了也無力回天的。和尚隻是不願意和自己最敬佩的人為敵。

“我們商量了一夜,我們覺得如果要逐鹿天下的話,隻是在一邊看戲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很可能會成為遼國的下一個目標。”吳用指著地圖說道。

順著吳用所指,和尚看到了一條紅線,上麵從東京開封開始,先是指向洛陽,然後在回馬朝山東過來,目標正是自己的梁山。

“你是說梁山會成為遼國的目標?”和尚點頭問道,雖然是問話,但是他也明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話,梁山離東京開封並不是太遠,遼國如果不打自己的話,那麼還真的是對不起遼國兩個字了。

“不錯,遼國應該是先攻洛陽自立為王的高俅,然後就是我們的梁山了,隻怕現在他們的大軍已經開始朝洛陽行進了。”吳用說道。

“遼國有多少人馬?”和尚繼續的問道。

“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這十萬騎兵由耶律洪基率領,先行攻入的,因為他的速度快,所以宋徽宗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攻破開封給抓了起來。二十萬步兵還在後麵慢慢走,估計要過來還要很久的時間。”吳用說道。

“嗯,也就是說他們基本上沒有後勤供應了,這是個好消息,你們商量了一個晚上,應該已經有主意了。”和尚說道。

“當然有了,主公你看。”吳用拿著一隻筆在地圖上麵劃著說道。

那條線彎彎曲曲的,但是卻是向著遼國而去的,難道是要打入遼國國內嗎?這個時候去遼國那不是找死啊,和尚雖然有八萬的精銳,但是也不想這樣的亂完啊,這可是爭奪天下的本錢。

最後,那條線在地圖上標示著幽雲十六州的地方停了下來。

“幽雲十六州?”和尚看著吳用說道,他已經明白了吳用的意思了。

“不錯,就是幽雲十六州,遼軍善騎射,但絕對不善攻城,我們快速的取了幽雲十六州,已經進入了開封的那十萬騎兵就要好好的考慮了一下,因為我們把他們的後勤和退路都給掐斷了,他們必須後退回來打開這條出路。”吳用說道。

“幽雲十六州確實好占,裏麵的守軍不會很多,依靠城池來守衛,我們的投石機和強弩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可是你有沒有考慮到,在幽雲十六州前麵可是有二十萬步兵正在過來的,而在幽雲十六州後麵可是十萬騎兵,如果讓他們合圍的話,那麼我們隻怕……即使我們能跑,又往哪裏跑,可別忘記了,我們的步兵是跑不過騎兵的,而且這樣做我們有什麼好處呢?”和尚緩緩的說道,這個好處他還沒有想到。

“主公不要急,這隻是第一步,後麵還有呢。主公你看,我們並不要守住幽雲十六州,隻要虛晃一槍,把幽雲十六州給攻下來,讓敗軍去給耶律洪基報信,隻要讓他離開開封就可以了。我們並不需要守住。雖然他的騎兵速度快,但是我們可以提前走,走太原,檀州這條路線繞到開封。這樣我們過去的時候,遼軍也已經離開了回去救援幽雲十六州。”吳用說道。

“繞了好大一個圈子,然後我們跟在遼軍的後麵,把他們給攆出幽雲十六州,對吧。接著我們占據了幽雲十六州,利用那裏的城牆守住這個要口,讓遼國無法攻入。就是這個戰略意圖吧。”和尚點頭說道,如果吳用所說的都能實現的話,雖然是繞了一個圈子,但是還是有足夠的利益,至少把這個時候最強大的遼國給擋在了外麵。

“至於我們得到的利益嘛,其實很簡單,就在這裏。”吳用說著用筆在地圖上麵的太原上狠狠的劃了一筆。上麵寫了四個小字“太原煤礦”。

“太原煤礦,大同鐵礦。”和尚猛的一個激靈的說道,然後一把抓住吳用說道:“快說,這個地方你怎麼知道的,是誰告訴你的。”

和尚曾經也思考過一些鐵礦和煤礦的地名和位置,但是這個東西是最高機密的,隻限於自己的幾個兄弟知道,大家也不可能傳出來。而吳用竟然知道了,那麼隻有是別人告訴他的,那到底是誰說的呢?

“咳咳,放開我啊,是沈括告訴我的。”吳用咳嗽著說道,他本來就沒有什麼力量,這麼被和尚一抓,差點連呼吸都不能了。

“沈括,對了,我怎麼把他給忘記了,他也是地質學家啊。”和尚猛然醒悟的說道,看來自己真的是糊塗了。很多東西和尚隻知道一個名字,並不知道真正所在的地方和地名,所以梁山一直以來鋼產量不大就是因為找不到好的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