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收了果子,拿到附近的城中賣掉,換成銀兩,補貼家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當然每年村裏也要向昆侖山上的仙人們貢獻很多新鮮的時令水果,而作為回報,山上的仙人們也會派人分發給村民一些糧食。
這些糧食被稱為仙糧,是仙人們的賞賜,據傳說吃仙糧可以延年益壽。
所以每年這時候,大家都會擠破頭皮來領糧。
領完糧食後,二狗找到大胖,兩個人牽著手蹦跳地朝著大胖家裏走去。
自從六歲以後,二狗就開始自己住在家裏,隻是偶爾會去臨近的幾個鄰居家裏蹭點飯吃,當然更多時候還是自己一個人來做,四年時間,二狗已經學會了怎樣去照顧自己。
大胖跟二狗是同一年出生的,所以打記事起兩人便幾乎形影不離。
而這個圓圓胖胖的少年,也是村裏為數不多的幾個從來不會嘲笑二狗的孩子。
兩家本就是鄰居,大胖爹娘對二狗也是發自內心的疼愛。
“叔嬸,我來吃飯啦。”
“二狗來啦,快來,我給你們做了魚湯。”聽到二狗的聲音,大胖娘回頭一笑,對她來說,二狗就像自己另外一個兒子,從小看著長大,也是打心裏可憐他的身世。
沒娘的孩子像根草,失去爹娘的懷抱,二狗終究是承受了太多本不該屬於這個年齡要承受的冷暖。
有些苦難,未曾經曆過,又有何資格說感同身受?
每次吃完飯,二狗跟大胖都會跑到村東頭祭祀爺爺家裏聽故事,而祭祀老人在兩人六歲以後也逐漸開始教他們讀書寫字。
聽村裏人說早年祭祀爺爺還在村邊的山上見過會飛的仙人。而現在的村長爺爺每年去昆侖山腳下見到的也隻是一些負責給村民發放糧食的小仙童而已。
“爹娘我們出去玩了!”
“叔嬸我們出去玩了!”
兩人你追我趕,一邊跑一邊打鬧著,很快就來到了村子東頭。
“祭祀爺爺,祭祀爺爺!”大胖和二狗一路跑到一座掛滿黑色長錦的屋子前大聲喊道。
“哎,兩個臭小子,進來吧。”屋裏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
一位須發皆白、形容枯槁的老人,坐在一堆篝火旁,拿著一串不知道什麼動物的骨頭,微笑著看著走進來的兩個孩子。
“祭祀爺爺,今天你要給我們講什麼故事呢?”二狗和大胖緊挨著祭祀老人坐下,一臉期待地問道。
“今天啊,我給你們講一個發生在昆侖山上的故事。”祭祀摸著大胖的頭,慈藹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