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鬼:用“肝硬化”嚇嚇自己
很多男性都好喝幾口,覺得每天喝得不多,沒啥大問題,其實這是酒精性脂肪肝的誘發因素。
好喝酒的人可以自己看看,一般一瓶啤酒折合乙醇量為20克,如果男性每周飲酒量超過140克,相當於7瓶啤酒;女性70克,相當於3~4瓶啤酒,持續四五年左右,就有可能患上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僅靠運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因此,首先要戒酒,最好一口也不喝。當然,開始戒酒很難堅持,不妨嚇唬自己一下,想想如果不戒酒,脂肪肝可以轉化為肝硬化,估計多數人都不希望自己“無藥可救”。竅門可自己掌握,每天中餐、晚餐前先餓上半小時。這樣饑餓感刺激了大腦,大腦會發出將體內積聚的脂肪變成熱量的信號。反複刺激後,使脂肪代謝係統的功能得以健全,從而達到減肥目的。這種方法要因人而異。
2.胖子:嘴饞了試試心理轉移法
肥胖是屬於脂肪肝類型中的“大戶”,胖子們不妨測測腰圍,男性大於85厘米,女性大於80厘米,都要留意是不是患上脂肪肝了。對胖人脂肪肝患者,就是節食加運動了。
胖子們大都“好吃”,當無法擺脫美食誘惑時,不妨運用心理轉移法,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更具有吸引力的東西或某一項活動上去,比如,產生食欲時外出遊玩或嚼些低熱量食物,如口香糖、胡蘿卜。
3.瘦子:每天吃些豆製品
胖子患上脂肪肝有些理所當然,瘦子怎麼也會得脂肪肝呢?這是因為營養不良時,蛋白質缺乏,導致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造成肝轉運甘油三酯發生障礙,脂肪在肝內堆積,從而引起脂肪肝。可見,如果盲目減肥,長期營養不良,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也可引起營養缺乏性脂肪肝。
體型偏瘦的人,每天要適當補充一些蛋白質,如瘦肉、奶、豆製品、魚、蝦等。此外,糖尿病、甲亢、重度貧血等慢性疾病也會引發脂肪肝,要積極治療上述這些原發病。
(健康時報記者鄭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