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屏時代的正能量(1 / 1)

多屏時代的正能量

卷首語

作者:本刊編輯部

作為重要的輿論場參與者、建構者,電視媒體傳遞正能量是題中之意。

電視“正能量”可從兩方麵解讀:創新力的“正能量”,在類型創新、表現形式上豐富熒屏格局,對電視發展形成推動,在多元化媒介競爭下,有效放大電視聲音、增強電視作為主流媒介的傳播力;二是節目內涵的“正能量”,內容和指向積極向上,既能體現主流價值,又可關照普通民眾的內心,用恰當的電視語言和手段,倡導美好和激勵正向行動,彌合分歧,積極構建共識。

正能量,是內因驅動的自然生長。政策之變,推動媒介對內容的再思考——廣電總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及《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對2012年的電視熒屏影響深遠。尤其是後者,“意見”提出從2012年1月1日起,34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提高新聞類節目播出量,同時對部分類型節目播出實施調控,以防止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傾向。政策生效後,各大衛視晚黃金檔大幅調整,之前大體量的娛樂綜藝,播出數量收縮,播出時段後移,綜藝娛樂格局大變。之後,視角放平、關注民眾內心,正向激勵的內容越來越多。2013年開年,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國夢”等新一屆政府施政理念的昭示,這一電視語態的轉變定將繼續深化。

正能量,是外因刺激的“本能”反應。多屏時代,受眾遨遊於網絡、電視和手持終端的媒介洪流,電視要想在琳琅滿目的內容貨架中脫穎而出,必然要承擔起主流媒介應負之責,並由此與其他短平快的媒介形成區別。

第六屆《綜藝》年度節目暨電視人評選在“正能量”統領下,圍繞創新、責任、品質、影響等四個維度進行年度梳理。同時,評選強化了“年度”概念,聚焦於2012年度新湧現的,在內容、模式、運營創新上或自成一格或引領潮流的節目。這一選擇的出發點並非是刻意忽視那些已成品牌並成為熒屏支撐的老牌節目,而是通過“推新”來表達對更豐富多元熒屏生態的期望。

於是,它們位列“年度節目”:《尋找最美鄉村醫生》詮釋“醫者仁心”的無私奉獻,於平淡中見真情;《夢想合唱團》群星擺擂台,為公益放歌;《開講啦》的講台不僅“天天向上”還充滿“真誠、互動”元素;“陽剛、勵誌、青春”的《士兵突擊》,展示特警選拔過程的部分真實狀態,以及90後軍旅少年的蛻變曆程;《媽媽咪呀》給媽媽們才華施展的舞台;而《中國好聲音》的正能量不僅在於熒屏上的“勵誌、激情,追尋夢想”,還在於其背後平台開創性的合作示範作用,及其“大視野、大胸懷、大夢想”開創的一種新的電視運營思維。電視人方麵,2012年,以金磊、杜昉為代表的製作人,以撒貝寧、華少、程雷為代表的主持人,在電視語態、形態創新上,在呈現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理性思維方式等方麵付出卓絕努力,正能量散發強磁場……

2012既往,接下來的行程中,通過對世事的洞察、對國脈的把握,對民心的體認,助力“中國夢”的電視表達,積蓄更豐富多元的“正能量”,是電視要麵對的大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