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空調工程施工質量的常見問題及其處理(1 / 2)

應用技術

作者:馮文劼

摘要 本文根據筆者多年從事空調工作的經驗,分析了空調工程有關的“預留”與“預埋”工作;對空調係統安裝前應該做的準備工作進行了闡述;最後對如何提高空調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了具體的措施。

關鍵詞 空調工程;設備安裝;施工質量;調試

中圖分類號TB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38-0124-02

空調工程施工包括空調設備及空調管道的施工等,係統複雜,一般在整個建築工程的後期進行。要做好空調工程的施工工作,必須認真審核圖紙,與設計人員充分交換意見,在土建工程施工前期就進入準備階段,努力做好事前控製,按照施工規範要求,嚴格編製施工組織設計。通過多年的施工實踐,筆者對空調工程安裝及係統調試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相應的處理對策。

1 空調工程有關的“預留”與“預埋”工作

一個空調工程中的預留孔洞、預埋件數量非常多,一般又要求在土建施工階段即完成這項工作。因此,在對施工圖圖紙會審時,施工工程師就要特別注意對設備、結構專業圖紙中的安裝孔、管道穿剪力牆預留洞、設備及管道支吊架預埋件、管道穿樓板預埋套管、設備基礎等的平麵位置、標高、幾何尺寸進行審查,檢查是否有遺漏,各專業之間要求是否統一,是否滿足設備工藝要求和管道走向要求,圖紙是否能夠指導空調工程安裝。

有的空調設計圖中注明“預留孔洞、預埋套管”詳見“結施”,但相應的結構設計圖中又是“預留孔洞、預埋套管”詳見“設施”,實際上兩個工種都未交待清楚預留孔洞與預埋套管。

如某座17層的商住樓,合用前室和防煙樓梯間正壓送風口都設在剪力牆上,需預留多個600mm×600mm的洞,但在土建施工時遺漏多處,到空調安裝時才發現,結果不得不在剪力牆上重新開洞,既增加了投資,又破壞了結構,雖經加固處理但還是留下了結構安全隱患。

有的工程按某一廠家的冷水機組外形尺寸預留了安裝孔洞,但是業主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冷水機組往往在土建工程後期才會招標定貨,留的安裝孔洞尺寸太小,待到機器運到現場後,發現原先預留的放置孔大小不夠,這時候隻有打大孔洞,費時費力。應充分考慮幾種型式的設備進入的可能性,將設備安裝孔適當留大一些。對於高層建築中的主立管穿樓板時的預埋套管,各層套管中心線應保持一致,並要考慮樓麵貼地磚後樓板麵增加的厚度。

這裏需要注意的一個工程上常見的施工問題就是穿磚牆的孔洞,包括水管洞已經新風管洞,大多數施工過程都是待土建單位砌體完成後再去打,即浪費材料人工,也造成和土建配合單位的意見不斷,雖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設備到場滯後等等,定位困難的因素,但是希望現場的施工管理人員還是能夠提早預埋好進房間的套管,一步到位。

2 空調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空調係統安裝前,督促設計或其他安裝單位提出盡量全麵、準確的管道平麵定位尺寸及標高。

現在許多設計施工圖上,設計者隻給出了主要設備的定位尺寸,沒有注明風管、水管的定位尺寸及標高,或者即使有尺寸,但不同專業之間管道碰撞、所注數據很不實用,甚至管道與結構、裝修之間的矛盾時有發生,圖紙會簽形同虛設,給工程安裝帶來許多麻煩,往往先安裝的管道施工很方便,後安裝的管道施工很困難,施工單位互相扯皮,造成有的工程裝了拆、拆了裝。對於一個功能較齊全的建築物來說,在有限的吊頂淨空內,會有多個專業的管道。如空調專業的送風管、回風管、排風(煙)管、冷水管、冷凝水管,給排水專業的生活給水管、排水管、噴淋管,電氣專業的強弱電橋架、母線等,如果總承包方的施工技術力量強,能夠解決好各專業之間的互相配合問題,則施工較為順利。但目前比較多的情況是,土建工程、室內上下水、強電等由一個建築企業承包、空調、消防、弱電、裝修則分別由多家專業公司直接向業主承包,如果沒有預先就管道位置做出合理布置,則會引發各種矛盾和糾紛,甚至造成質量事故。所以筆者認為,對於大、中型空調工程,安裝工程師要與其他專業施工人員根據場地的實際情況,本著“小管讓大管、有壓讓無壓”的原則,製定詳細的安裝計劃, 製定安裝計劃,並聯係設計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就解決好專業之間管道碰撞的問題,繪製安裝大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