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科學防治“空巢綜合症”(1 / 1)

單從字義上講,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鳥離巢後的情景,現在被引申為子女離開後家庭的空虛、寂寞的狀態。換句話說,“空巢家庭”即是指無子女共處,隻剩下老年人獨自生活的家庭。

“空巢”是指無子女或子女成人後相繼離開家庭,形成的老年人獨守巢穴的特點,特別是老人單身家庭,西方國家稱為“空巢”。

傳統的中國文化重視天倫之樂,認為有兒孫跟隨左右,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可是隨著中國的社會文化變遷,大家庭解體,社會結構以核心家庭為基礎,人們的家庭觀念淡薄及工作調動,人口流動,住房緊張,年輕人追求自己的自由與生活方式等原因,都造成不能或不願與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獨、空虛、寂寞、傷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顧影自憐,如體弱多病,行動不便時,上述消極感會更加重。久之,會減低身體免疫功能,為疾病敞開大門。

總之,由於孤單寂寞、缺乏精神慰藉,空巢老人便會產生“老年空巢綜合症”。“老年空巢綜合症”是老年人在子女成家立業獨立生活後,由於適應不良出現的一種綜合症,在中國精神病學中屬於“適應障礙”的一種,是老年人覺的一種心理危機。

那麼,如何科學防治“老年空巢家庭”呢?

(1)未雨綢繆,正視空巢

有些家庭對空巢心理準備不足,不願麵對,似在回避,誤以為“空巢綜合症”是一過度性的,豈不知忽視帶來的負作用會更大,隻有積極正視,才能有效防止空巢帶來的家庭情感危機。

(2)對症下藥,心病醫心

預防“空巢綜合症”,不能采用消極的應對方法,如賭博、不正當的娛樂活動等。對於“空巢綜合症”,由於症狀病因不同,必須接受規範的心理治療。

(3)子女孝順,主動排憂

子女們要充分的認識到空巢老人在生理上可能遭遇的危機,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有的放矢的為父母的身體健康做一些實事。有專家強調,和父母住同一城鎮的子女,與父母房子的距離最好不要太遠。在這一點上,日本人提倡“一碗湯”距離,即子女與老人居住距離不要太遠,以送過去一碗湯而不會涼為標準。這是非常要意義的。對於身在異地,與父母天各一方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顧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對父母的精神贍養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緒上容易產生不良情緒,經常與父母通過電話進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溫馨提示

有些老人為了克服“空巢綜合症”的痛苦,在垂暮之年,仍自告奮勇,代管一個未成年的小孫子,確能克服孤獨之感,但應量力而為。作為子女,應盡量與老人一起生活或經常回家探視,使來人精神愉快,心理上獲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