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是指人體界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無器質性病變,但有功能性改變。換言之,就是人們常說的“到醫院檢查不出病,自己難受自己知道”的那種狀態。調查顯示,教師是“亞健康”的主要人群之一。
“亞健康”是一個描述人體健康狀態的詞彙。“亞健康”狀態一般是指機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機體雖無器質性病變,但卻呈現活力降低、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失調、適應能力不同程度減退,既不是完全健康,又尚未達到疾病的程度。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還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種種潛在的致病危險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罹患某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病前狀態,有發生某種疾病的高危傾向。這類人群中較普遍存在著接近疾病水平的體質或心理方麵的高負荷,以及免疫功能力的偏低。在各種生理或心理的不良因素促發下,不但容易患病,甚至可突發急、危、重症危及生命。
國外稱“亞健康”狀態為“機體第三狀態”或“灰色狀態”,國內有學者將處於這種狀態的人稱為“半健康人”。最近,廣東有關部門調查顯示,廣東高校教師約有70%處於“亞健康”狀態。
溫馨提示
生活中,許多教師把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導致對自身身體健康狀況的忽略,從而造成“亞健康”。專家提醒,千萬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注意,為了自己、家人和學生著想,身為教師的你應該學會關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