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0=815104焦/天

5.一天食譜安排如下

主食325克48906千焦

牛乳250克6688千焦

黃豆50克8360千焦

瘦肉75克5016千焦

蛋1個3344千焦

油1.5勺5016千焦

菜500克3344千焦

總熱量80674千焦

中等體力勞動者,每日總攝入量應為81510千焦,與計算出的熱量80674千焦差值不大。

糖尿病病人宜吃的食物

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由於嗜酒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消穀耗津,縱欲傷陰,而致陰虛燥熱,發為消渴。因此,糖尿病病人在飲食方麵宜選擇:

1.宜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纖維素食品,可常吃豆製品。

2.宜常吃桃、梨、菠蘿、楊梅、櫻桃等水果。這些水果含有果膠,果膠能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量,可使血糖明顯下降。

3.宜常吃黑芝麻、蔥、胡蘿卜,有助於改善因少吃澱粉食物而造成的乏力等症狀,並能降低血糖。蔥還能增強人體對蛋白質的利用,對糖尿病很有好處。

4.宜常吃苦瓜、柚子、蕹菜。這3種食物均含有胰島素樣成分,既可降血糖,營養又豐富,是糖尿病病人的理想食物。

5.宜喝冷開水泡的茶。茶葉中含有一種較理想的降血糖物質,但其耐熱性不強,其有效成分常在開水浸泡的過程中遭到破壞,因此要用茶葉降血糖,切記勿用熱開水泡飲。

糖尿病病人要吃主食

在有些人的陳舊觀念中,認為進主食多了血糖會升高,不吃主食能較有效地控製糖尿病或使血糖水平相對穩定。這種想法,顯然是很不正確的,原因是:

(1)葡萄糖是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若不吃主食,或進食過少,葡萄糖來源缺乏,體內就必然要動用脂肪。脂肪分解生成脂肪酸,在體內燃燒後釋放出能量。由於脂肪酸產生過多,常伴有酮體生成,經腎髒代謝排泄,可出現酮尿。因此,無論正常人或是糖尿病病人,每日主食不能少於150克,即碳水化合物進量不能低於150克,否則容易出現酮尿。

(2)不吃主食也可以出現高血糖。由於體內需要熱量,在饑餓狀態時,動員蛋白質、脂肪,使之轉化為葡萄糖,以補充血糖的不足。長此以往,病人體質下降,形體消瘦,抵抗力減弱,很容易出現各種並發症,可見這種飲食習慣實不可取。

主食與副食對於糖尿病的控製

有些病人把每日的主食量限製很嚴,最多不超過200克,而對雞、魚、肉、蛋、豆製品則隨便食用。結果血糖控製很不理想,即使加強降血糖藥物,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原因是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也可以轉化為葡萄糖,對控製糖尿病同樣不利。

糖尿病飲食每日的總熱量,仍需按規定的公式去計算,不必增加總熱量的攝取。所以主食總量應保持在250~350克,蔬菜可以多吃,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宜適量食用。

總之在製訂糖尿病病人食譜時,要求多樣化,不要隨意不吃或少吃,當然更不要多吃。

糖尿病性腎病病人的飲食原則

糖尿病性腎病病人要進低鹽飲食以減輕浮腫。飲食的總熱量,應該維持正常體內需要。雖有蛋白尿,但腎功能正常者,最好每日攝入蛋白質80克以上,如主食300克及豆腐幹100克,各含蛋白質25克,1個雞蛋含蛋白質13克,100克瘦肉及魚,各含有17~19克蛋白質。對於有氮質血症的病人,治療上有一定矛盾: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易發生低蛋白血症;蛋白質較高,易加重氮質血症。因此要查尿素氮,摸索病人每日所能接受的飲食蛋白含量,必要時可輸血漿、白蛋白及氨基酸。

臨床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藥物

目前國內外口服降血糖藥物的品種較多,但從總體來說,可分成兩大類:一是磺脲類,二是雙胍類。

關於臨床上常用的降血糖藥物、使用劑量及其特點,請見下表。

常用磺脲類藥物

名稱 每日劑量 特點

甲磺丁脲(D860) 0.5~3.0克,維持量0.5~1.5克 為第一代磺脲類約物,口服後吸收迅速,半衰期4~6小時,在肝髒代謝,從尿中排出,副作用輕,少數病人有胃腸道反應

皮疹等優降糖 2.5~15克,維持量2.5~5毫克為第二代磺脲類藥物,降血糖作用較強,易產生低血糖反應,老年人服用時,尤應洋意避免夜間出現低血糖

達美康 80~400毫克,維持最80~160毫克為第三代磺脲類藥物,兼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無明顯副作用

克糖利 25~75毫克,維持量25毫克,降血糖作用強,無明顯副作用

糖腎平 30~120毫克,維持量30毫克,降血糖作用與D860、優降糖相近,無明顯副作用。95%代謝產物經膽道與腸道排泄,可用於合並腎病的患者

消渴丸 15~30毫克,維持量15丸,其主要成分為優降糖,適用於輕、中型糖尿兼氣陰不足者,副作用同優降糖,但較輕

常用雙胍類藥物

名稱 每日劑量 特點

降糖靈 50~150毫克,維持量50毫克胃腸反應較明顯,表現為惡心、腹汙、胃痛、食欲減退等。大劑量可引起乳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