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萬事俱備 四(2 / 3)

畫舫上,胡離持著酒壺立在船頭,遠眺司天台方向,再一仰頭,卻現酒水已被飲盡,歎口氣道。“酒已飲盡,該來的卻仍未來,看來不該來的果然還是來了。”

“什麼不該來的還是來了?”胡媚兒疑問道。

“還用問嗎?自然是——變數!”胡離凝重道。

胡媚兒也順著他視線看去,略一思索便已明白,道:“原來如此,二哥定然是與6天嵐約定了時間,時間已到,司天台那邊卻仍未有亂象,看來是出了岔子。”

“瞧吧,方才你還誇讚我說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結果這才第一步就出了差錯,也不知你是誇我的,還是打我臉的……”胡離自嘲道。

“二哥你若覺得臉疼就別磨蹭了,趕緊想辦法補救!”胡媚兒皺著眉催促道。`

“說得是呢,船快到岸了,我們也該各自行動了。”胡離說著將酒壺扔入水中,酒壺帶著一串水泡沉入湖底,而向來懶散的雙目,此時卻不見任何醉意。

“至於我補救的第二步,早就開始了!”

洛陽城的天門大街是城中主道,道路寬敞開闊,足以容納八輛馬車並行,而今日,卻是被堵了個水泄不通。

雖叫法有盂蘭盆節和中元節之分,但七月十五,確是佛門和道門共通的節日,而遊街又恰是佛道兩門都有的習俗。

佛門以白馬寺為,架著漫天諸佛的塑像浩浩蕩蕩由北往南,沿途布施。僧侶麵上平靜,眉宇間卻掩不住得色,近日來,佛門天女擒獲了6天嵐,有望被皇帝封為國師,而佛道大會上亦是佛門大獲全勝,種種搶眼的表現,讓皇帝過往‘明裏佛道並重。暗裏揚道抑佛’的政策都有所鬆動,僧人們更覺揚眉吐氣。

而道門以上清派為,扛著三清諸神的塑像由南向北,相比佛門。他們神色就凝重多了,國師司馬承禎新喪,過往時常來上清觀走動的達官貴人也隨之少了許多,再加上佛門隱隱有後來居上的勢頭,令一幹道士都有戚戚之感。

兩方人馬走到道路最狹窄的洛水橋頭時卻堪堪對上。成了一道三世佛尊。四大菩薩,八大金剛,十八羅漢與三清道祖,四禦上帝,五方五老,九曜星君對立的圖景。

塑像上,佛祖拈花而笑,道尊神態親和,但底下的弟子卻是怒目相視,道隻有一條。雙方卻誰也不願讓。

“和尚們,佛家不是說寬容忍讓嗎?讓個道與我們先過如何?”

“阿彌陀佛,若在他日,自無不可,但今日是做法引渡亡靈,亡者往其歸處,自然不能走回頭路。

“道長們,道家講究無為無爭,又何必與我們爭此道呢?”

“道有萬千,合於一途。貧道是爭道,亦是爭道!”

信眾麵前,佛道雙方顧及形象,自然不能像流氓一般直接大打出手。但任誰退讓,都如同服了軟,此後遇上難免矮上一頭。於是便又先扯起了嘴皮子,道門長老與佛門高僧又引經據典的開講起來,看著講個沒完的勢頭,簡直是要開第二次論道辯佛。

長老們說得天花亂墜。隻苦了道真小道士(資深龍套),門中其他出眾弟子都隨李含光前往南方茅山本宗為司馬承禎守靈,道真作為上清觀剩餘弟子中的佼佼者,被賦予了最光榮的使命,與其他三個弟子扛著道教地位最崇高的太上道尊塑像走在隊列最前端。

初時還算好,看著他人欣羨的眼光,倒也極大滿足了道真虛榮心,但如今堵在路上許久後,不由讓他心生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