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氣貫龍虎 二(2 / 2)

一劍勢凶力沉,霸橫無鑄,是白虎臨陣劍。

一劍生生不息,矯健靈活,是蒼龍轉生劍。

一劍沉穩厚重,以守為攻,是玄武不動劍。

三招同使,攻守一體,剛柔並濟,劍招變化幾近完美,縱然張潤寧神兵寶器在手,竟也遭到壓製,漸感支拙,心中竟開始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論劍法,我這龍虎山百年資質第一人不如他!”

關係顏麵一戰,縱然心有不甘,張潤寧也隻得選擇最有勝算的方式,但見他虛放兩劍,抽身而退,將龍虎雙劍收回,改為全力催使天師印。

“天師法印,落!”

天師印迎風而漲,化作磨盤大小,直向應飛揚砸來。此招舍棄招式變化,純粹借助法寶之威以勢壓人,若在往日,這種勝之不武的手段他定不會用,但此刻也顧不得許多。

天師印旋轉而落,彌然下壓,將應飛揚罩在陰影之下,還未及身,應飛揚便覺身體重了十倍,被一股由上而下的巨力壓製的死死的,難以逃遁。周遭地麵也被這磅礴雄力所壓,壓出一個方形的坑。

天師印在印類法器中,隻在傳說中的翻天印之下,張潤寧雖限於年歲根基,發揮不了此印百分之一的威能,但饒是如此,威力仍是驚人。

應飛揚亦臉色一變,手一揮,三支劍同時飛出,蒼龍抖鱗,白虎嘶嘯,玄武撐天三招同出,死死抵住天師印,天師印雖緩下來,但仍是一寸寸下沉。

張潤寧雙目暴睜,眼眶幾乎裂開,功力也隨之提升到極限,應飛揚頓感難支,膝蓋一沉幾乎跪倒。

“死吧!”張潤寧看到機會,大吼一聲,全身氣力毫無保留的釋放出,比鬥至此,已不隻是意氣之爭,而是生死之訣。天師印落勢再增三分,三柄凡劍幾乎要被壓斷。就在此時,伴隨一聲清冽鳳鳴,第四柄劍****而出!

一劍勢如燎原,氣焰焚天,是朱雀振翼劍。

應飛揚強使心力,催動第四把劍,貫天直上,四劍分作四方,抵住天師印的四角。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相齊聚,竟生諸天無極之變,劍納四方之靈,化作一股無匹雄力。

應飛揚心中一動,渾然忘了身在險境,又驚又喜道:“成了!是《四相太王劍》成了!”

也難怪他如此高興,淩霄劍宗六大劍訣中,《四相太王劍》不像《九陽昊天劍訣》那般耗損根基,但卻是六大劍訣中最易修也是最難修的。

隻因這《四相太王劍》並沒有劍譜,或者說它的劍譜被一拆為四,變作了《蒼龍轉生劍》、《白虎臨陣劍》、《朱雀振翼劍》、《玄武不動劍》四套基礎劍法。若這四套劍法練得純熟精深之後,《四相太王劍》便可無師自通。

但說來簡單,做起來實屬不易,人因心性不同,所修劍法的“適性”也不同,便如莽撞躁進之人難修玄武不動劍,沉穩保守之人難修白虎臨陣劍,勢太盡,難修生生不息的蒼龍轉生劍,勢不盡,難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朱雀振翼劍。

四套劍法每一套都很簡單,但若同修卻是難之又難,所以多數人隻從這四套劍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兩套劍法修煉,能同修三套已是罕見,能將四套同修並練到精深之處的更是少有,《四相太王劍》正是因為不需根基,也不講究悟性,隻在乎“適性”,才被稱作最好練又最難練的劍法。

但應飛揚天生劍心通明,無塵無垢,性子雖偏屬跳脫飛揚的一類,但一旦進入劍境,便是渾然忘我,唯存劍意,所以與任何劍法都很“合拍”。此時四相劍訣同使,竟摸到了《四相太王劍》的門檻!

四相齊,太王出,四方之力加持,四把普通鐵劍仿若撐天支柱,竟與天師印相持。任天師印重達萬鈞,也難落下分毫。

然而片刻之後,“哢嚓哢嚓”幾聲碎響,四把劍同時現出裂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