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李文利把這小賣店給了文學兩口子,但畢竟李文學不懂得經營,上什麼貨,進價多少錢,哪跟該上多少,他都不懂。這些又不是三天兩頭能學會的。所以暫時還得李文利來掌握。
李文學每天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把賣店的火爐升起來,再在火爐的蓋子上烤上幾個地瓜,然後打掃衛生,擦拭貨架,整理貨物。小娟就和李文利的媳婦一起,做做飯,洗洗衣服,拉拉家常。家裏自然多了很多歡快的氣氛。很多直近的鄰居,都說小娟是有福之人,給李文利家帶來了旺運。現在不但李文學的精神頭比以前好了很多,而且小賣店也比以前幹淨利落。李文利一家的黴運已經過去,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每次聽到大家夥說起這個,李文利都樂的合不攏嘴巴。但我奶奶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她知道,別看最近小娟和李文學的日子過的怎麼好,四方煞的魔咒仍舊沒破解,在那些試圖衝破四方煞的妖邪眼裏,小娟是最後的關鍵。況且前陣子的百鬼夜行,又突然在王革命家消失,無不預兆著這場巨大的浩劫,就在眼前。所以現在的日子越是平靜,便越令人擔心。
假如劫難不可避免,那麼最恐怖的不是經曆劫難,而是等待它來臨的過程。
好日子宗是過的最快的,一眨眼就出了正月。要說這天氣也是不正常,去年臘月裏一直到正月,天氣都冷的出奇,按照趙村長的話說,自己活了六七十年,都沒見過這麼冷的冬天。除了臘月裏的那幾場雪外,整個冬天就再沒下過雪。每天都是豔陽高照,但陽光都是冰涼棒硬的。
可一出了正月,天氣立馬變了個臉,氣溫直線的上升,尤其是到了晌午,太陽一照,暖洋洋的,甚至讓人產生了錯覺,以為這是五方六月的初夏。天氣暖和了,人們也分外的精神。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戶戶吃豬頭。早上要在園子裏“畫天倉”,祈禱一年風調雨順收成好,這便是過了年之後的又一個充滿節日氣氛的日子。趙村長在家吃了早飯,便早早的來到村部,因為前兩天縣城裏打來電話,說今天縣裏的地質隊要來劉家鎮勘查。
其實之前王隊長他們在施工的時候,已經跟趙村長透露過,據說前陣子文物保護部門研究大石碑上的碑文的時候,發現了那段“九缸十八鍋,不在陰坡在陽坡“的記載,經驗豐富的馮達覺得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相信劉家鎮的山上一定藏有珍寶。其實馮達所說的珍寶並不是說那些金銀寶藏,他猜測劉家鎮的山上,有著不同尋常的礦藏。結果後來他的猜測流傳出去,被村民們誤解,便以為劉家鎮地下埋有寶物,所以那陣子很多村民偷偷的前後院子的挖寶,但誰也沒挖到。
我,後來他回到城裏,去找了地質隊的領導,跟他們說起這段碑文,那領導一開始不相信,還嘲笑馮達既然相信一塊石碑上的莫名其妙的話,但馮達一再堅持,最終說服了他們來劉家鎮考察,日子就定在今天。
當然這件事對劉家鎮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並且這次跟年前的那次受騙不同,不論是文物的修繕,還是請來地質隊勘查,來的都是正規的專業人士,都帶著介紹信,蓋著大紅的公章,而且並沒有向村裏要一分錢,吊出了大石碑,讓埋在下麵的贔屭見了天日。趙村長在劉家鎮一輩子,才知道原來大石碑下麵的還有這麼大的一個家夥。看來這夥人真的幹實事,所以一定是正兒八經的。
果然,中午的時候,村部門口來了兩輛車,從車裏下來幾個人,帶頭的正是馮達。見了趙村長格外的熱情,並給趙村長介紹,這些都是縣城地質隊的,帶頭的這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就是這次帶隊的隊長程俊生。
趙村長十分的高興,趕緊把大家夥讓到村部的裏屋,安排值班的小分隊員沏茶倒水。程俊生聽了馮達的介紹,再看看這埋頭白發、臉上皺紋堆壘的趙村長,心裏自然十分的敬佩。年輕的時候當兵打仗豁得出去性命,現在這麼大年紀了還一心為劉家鎮操心,的確是個可親可敬的老人。
喝了幾口茶水,程俊生跟趙村長說明來意,這次來,主要是先做做簡單的地質勘探可測量,采集一些標本回去化驗,如果初步斷定底下有可能有礦藏,過幾天還要來鑽探隊,采集不同地點的地下標本再去化驗,最終得出的結論,才能決定是否有開采的價值,如果有,國家將會撥款,在這建設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