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皮膚科病藥膳(2)(1 / 3)

【用料】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製作】將牛肉燉七成熟,撈出切條,南瓜去皮、瓤,洗淨切條,與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衛禦風。適用於蕁麻疹,屬風寒型,皮疹色淡呈丘疹狀,遇寒尤劇者。

9.玉米須酒釀

【用料】玉米須30克,甜酒釀100克,白糖少許。

【製作】將玉米須放在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入甜酒釀,煮沸後放入白糖調味。每日2次,每次1劑。

【功效】解熱透疹。適用於蕁麻疹偏風熱型,疹色紅,灼熱瘙癢,遇熱尤劇,得冷則輕,伴發熱口幹者。

10.荸薺清涼散

【用料】荸薺200克,鮮薄荷葉10克,白糖10克。

【製作】將荸薺洗淨,去皮,切碎,攪汁,鮮薄荷葉加白糖搗爛,放荸薺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頻飲。

【功效】涼血、祛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屬血熱型,皮疹紅色,灼熱瘙癢,口幹心煩,發熱,舌紅苔薄者。

11.香蕉桃仁泥

【用料】香蕉2隻,桃仁15克。

【製作】將上料同搗爛調勻服食,每日1次。

【功效】疏風散淤,潤腸通便。適用於蕁麻疹伴大便幹結難下者。

12.絲瓜子方

【用料】生絲瓜子20~30粒,穀芽30克。

【製作】將生絲瓜子去殼;穀芽煎湯。空腹嚼爛絲瓜子,穀芽湯送服,每日1劑,連用3日。

【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型兼有蟲積蕁麻疹。

13.芋頭燉豬排

【用料】芋頭幹莖30克,豬排、料酒、精鹽、薑各適量。

【製作】將芋頭幹莖洗淨,與豬排、料酒、薑共燉至熟,加精鹽調味即可。吃豬肉,喝湯。每日1劑,連服5日。

【功效】適用於風熱鬱肌型蕁麻疹。

神經性皮炎

1.甲魚煲黑豆

【用料】甲魚1隻,黑豆30克,料酒、精鹽各適量。

【製作】甲魚去內髒,切塊,洗淨,與黑豆一齊入鍋,加水適量和料酒、精鹽,煲至甲魚肉爛。飲湯,吃甲魚肉、黑豆。每日1劑。

【功效】疏風養血潤燥。適用於風盛血燥型神經性皮炎。

2.黃花菜燉蚌肉

【用料】黃花菜15克,蚌肉30克,絲瓜絡10克,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黃花菜、蚌肉、絲瓜絡各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用旺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煨燉,燉熟後放入精鹽、味精、香油調味。頓食,每日1劑,連用10日。

【功效】適用於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3.黃花菜大棗燉鴿

【用料】鴿子1隻,大棗15枚,黃花菜25克,豬油、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鴿子殺死,去毛及內髒,洗淨,切塊,與大棗同燉,待鴿肉將熟時,放入黃花菜煮至鴿肉熟,加豬油、精鹽調味。佐餐食。

【功效】養血安神,祛風止癢。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4.芹菜枸杞煮豆腐

【用料】芹菜50克,枸杞子15克,豆腐100克,豬油、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芹菜洗淨,切碎,與枸杞子、豆腐同煮熟,加豬油、精鹽調味。分1~2次吃。

【功效】清熱平肝,養血潤燥。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5.馬齒莧金針菇粥

【用料】鮮馬齒莧、金針菇各60克,粳米50~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將鮮馬齒莧和金針菇洗淨,切碎;粳米淘洗幹淨後與鮮馬齒莧、金針菇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熬至粳米八成熟時,放入紅糖,再煮至粳米熟爛即成。溫熱食,每日早、晚各1劑,連用10日。

【功效】適用於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6.蘆菊飲

【用料】蘆根60克,野菊花10克。

【製作】將蘆根洗淨切碎,與野菊花同入鍋,加水適量,煎煮10分鍾,取汁。代茶頻飲,連用15日。

【功效】適用於風熱濕結型神經性皮炎。

銀屑病(牛皮癬)

1.車前蠶砂薏米粥

【用料】車前子15克,蠶砂9克,薏米3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車前子布包,與蠶砂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棄渣取汁,用藥汁加薏米熬煮成粥,加白糖調勻。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適用於牛皮癬。

2.桂花薏米粥

【用料】桂花、牛膝各9克,杜仲18克,薏米3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桂花、牛膝、杜仲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取藥汁。用藥汁煮薏米成粥。粥熟加白糖調服。每日1次,1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祛風除濕。適用於牛皮癬等皮膚病。

3.茯苓槐花粥

【用料】生槐花、土茯苓各30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

【製作】將生槐花、土茯苓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去藥渣,取汁。用藥汁加粳米熬成稀粥。食用前加紅糖調味。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涼血,祛風。適用於牛皮癬。

4.仙茅菟絲子羊肉湯

【用料】仙茅18克,菟絲子15克(布包),當歸9克,羊肉60克,精鹽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