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蹊蹺的油畫(2 / 2)

但就像恐怖片固然恐怖,但還是很吸引人一樣,我也被這些油畫給迷住了,因此當第三幅這樣的畫作出現在我眼睛裏時,我看得更加仔細了一些。<\/p>

畫上畫的是19世紀末在前往倫敦途中失蹤的雙甲板鐵製商船“馬爾堡號”。這艘商船1890年失蹤,1913年10月,有人在好望角附近發現了失蹤23年之久的“馬爾堡號”,並在“馬爾堡號”的甲板上,看到了許多海員及乘客已經風幹的屍骸。“馬爾堡號”的失蹤地——倫敦附近海域位於北半球的北部,而好望角是非洲最南端,也就是南半球的南部。這23年中,“馬爾堡號”到底遭遇了什麼,上麵的海員及乘客又因何而死?這些都成為不解的謎團。<\/p>

令我心驚的是,這幅畫作上,也有一個白色的輪廓。與前兩幅畫作相比,這個白色輪廓又大了一些,而且已經能夠看清這是一個潛伏在海麵下的圓形物體,這圓形物體的下方,似乎還有兩三點藍色的幽光閃動,就如同海麵下的螢火蟲一般。這時我才確定,第一幅輪船油畫上的那個白點,並不是什麼冰山的一角,它和後兩幅油畫中所出現的白色輪廓是一個東西——一個潛伏在海中的未知之物。<\/p>

第四幅油畫上,畫的是“卡洛奇號”,這是傳說中在南太平洋智利南部海域存在的一艘鬼船,3根桅5張風帆,風帆潔白而美麗,但據傳說這艘船是由在海上溺死者的靈魂所組成的,它在海上飄蕩的目的,是誘惑船員跳海溺死,然後收取其魂魄。<\/p>

這幅畫裏,那個白色的輪廓距離畫麵中心的船隻更近,它更大,樣子也更加清晰了。<\/p>

那樣子似乎是一隻水母!而那些藍色的點點幽光,似乎是水母觸角的頂端!<\/p>

接下來的幾幅油畫裏,都是那些曆史上著名的失蹤船隻,或幽靈船。而白色的水母狀物體在畫麵裏也越來越大,距離畫麵中心蒙受噩運的船隻也越來越近。它頭頂上的那條裂紋,也逐漸張開,露出深藍色的虹膜——它頭頂上居然是一隻巨眼!<\/p>

到了第六幅油畫中,我赫然看到1923年10月在南大西洋消失,此後幾十年經常被人目睹在海上飄蕩的“帕爾總督號”四桅縱帆船在驚濤駭浪中艱難掙紮,甲板上的船員有的根據船長的指令在奮力操作風帆,力圖使船維持平衡,有的則聚集到甲板左側,滿臉驚恐地指點著就在不遠處的一隻已經睜開頂部怪眼,露出全部深藍色虹膜的水母狀海怪。這隻海怪無數長長的觸手,開始向“帕爾總督號”伸了過來。觸角頂端的點點幽光,也正在向那艘不祥的、航海史上被稱作“僵屍船”的船隻迅速逼近。<\/p>

接下來的第七幅油畫,看得我幾乎驚呼出聲。<\/p>

與先前所有油畫都不一樣的是,在這幅油畫中,海麵上充滿了白色的霧氣。<\/p>

在繚繞盤旋的白霧中,可以看到一隻碩大無朋的深藍色巨眼,和以這隻巨眼為中心的、圓形頭顱的一部分。<\/p>

這隻海怪身體的大部分被隱沒在白色的霧氣之中,但在白霧的空隙之間還是可以看出,它無數長長的、尖端閃動著藍色幽光的觸須卷住了一艘輪船的尾部。這是一艘擁有四個煙囪的巨輪,與前麵幾幅油畫相比,這艘巨輪甲板上的人形又小又密,可見巨輪實際上的體形之龐大。甲板上的人群有如無頭蒼蠅般驚恐亂竄,大多向著船首狂奔。被海怪觸須卷住的尾部的甲板上,已經顯現出明顯的裂痕,船體都已經被卷得有些略微變形。<\/p>

這艘巨輪的四個煙囪都向上噴射出粗壯的黑色煙柱,刺破了層層白霧向著陰沉的天空升起。很顯然,船長已經下令以最大馬力逃離,但似乎這一切隻是徒勞。<\/p>

這艘超級巨輪的樣子像極了那艘著名的沉船“泰坦尼克號”,但一些細節讓人確定它不是“泰坦尼克號”——“泰坦尼克號”上絕對不可能像這艘輪船那樣懸掛日本的旭日旗,也不可能像這艘輪船那樣搭乘如此之多的日本軍人——油畫中甲板上的人雖然小,但還是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穿著深藍色寬鬆水手服和直筒褲子,頭上戴著鋼盔的前緣非常突出,還有一個櫻花型的通風蓋——這絕對是二戰中日本特別海軍陸戰隊的軍服。<\/p>

我可以確信,這艘被海怪纏住的巨輪,就是那艘命運多舛的“泰坦尼克號”姊妹艦——“奧林匹克號”,它在1941年於南洋被日軍俘獲後,改名為“德川號”——與我現在所在的這艘現代郵輪,共享一個名字。<\/p>

這一切都是巧合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