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 言(1 / 1)

民以食為天, 人類在長期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了在不同情況下選 擇不同食物的方法與經驗。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們逐漸拋棄有害的食物,獲取有益的食物,這便有了飲食的科學方法。

我國是飲食大國,各種吃法、喝法,林林總總,通過吃喝這種愉快、豐富的形式,達到健身、營養、防病、治病的目的,是我們祖先的一大發明。實踐證明,吃得好,喝得好,吃得合理、科學、喝得合理、科學,是可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的。正所謂“食藥同源”,“食醫同源”。

但是,病從口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供應的豐富,人們對飲食的安排和對食品的選擇有了更大的隨意性,加之人們對營養的誤解,本末倒置現象普遍存在,諸如,飲食上追求過精、過純;三餐安排不合理,迷信某些保健品,熱衷“洋垃圾”等等畸形的飲食消費觀念,使飲食的攝取與營養的需要,產生很大的反差,致使吃喝不當,危及健康。本書除介紹各種有益的食物的性能及對人體的保健作用外, 還介紹了什麼食物可以吃,什麼食物不能吃;什麼食物在什麼情況下能吃,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吃;什麼年齡、職業、身體條件下適合吃喝什麼,不適合吃喝什麼,以及食物的烹調與保存和諸多疾病的飲食療法等等。全書共分五部分:一、飲食的均衡與營養;二、飲食的選擇與健身;三、飲食的民間療病法;四、飲食的烹調與保存;五、走出飲食的誤區。

在編著過程中,本書突出科學性、實用性,普及性的特點,力求文字簡練,通俗易懂,便於應用,以期使讀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所收益,獲得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