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戰略分析(2 / 2)

(3)麵對嚴峻挑戰,礦產地質工作要按照黨和國家發展的要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進程,充分利用礦產地質工作的全球化發展機遇,加大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調整我國能源結構的分配,力爭實現礦產地質工作的重大突破;要積極參與全球資源配置過程,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切實擔負起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資源基礎保障的曆史重任。

3 實施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戰略的可行性

隨著全球經濟的融合,整個地球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地球村”的出現說明當今社會礦產地質工作也必須依靠各國間的緊密合作,才能更好地解決相關礦產地質工作,礦產工作的全球化發展可以緩和和促進國內矛盾與問題的解決。

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中成功的經驗,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我國礦產地質工作可以避開發達國家工業化發展中的經驗教訓,也可以與發達國家合資做企業,我方派人參與企業日常管理,學習掌握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我國其他企業的發展提供經驗,我國既可以獲得利潤也可以利用他人之手培養我方人才,為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提供人力和腦力的支持。

中國作為擁有960多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大國,礦產地質工作在中國有著獨特的社會地位,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可以提高中國在世界礦產地質工作中的地位,提升中國大國軟實力,更好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同樣,中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也是礦產資源的消耗大戶,在全球資源互相流通的當今社會,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可以更好地促進全球資源配置向我國傾斜,為社會發展提供物質能源基礎。

4 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戰略建議

為了實現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戰略,我國必須加大對企業在境外開礦的政策支持,由國家作後盾給予政策支持,走出去的企業就會更加有信心和底氣去做好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的事情。

建議由國家相關機構和部門牽頭成立,負責引進國外先進信息化的技術社會,以及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對走出去的企業進行管理,研究部署發展戰略,為礦產地質工作走出去提供安全保障服務。

建議建立動態信息服務體係,掌握世界礦產地質資源和能源的開發利用新業態,根據最新的情況,製定應對的短、中、長期的規劃指導,指導諸多企業聯合發展,做大做強我國相關企業。通過建立動態信息服務體係,建立全球地質檔案信息共享和地質檔案信息保密等製度,逐步形成全球礦產地質工作信息開發利用,為走出去做礦產地質工作的企業保證信息源的暢通,加快礦產地質資料數字化的進程,促進礦產地質資料在業內的共享,提高國家為礦場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建議由國家出麵設立礦產地質工作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專用資金,為礦產地質工作提供發展資金,以實際支持走出去做礦產地質工作的企業和人員。在礦產地質工作作出實際支持的同時,也要培養礦產地質工作相關人員的自力更生能力,雙向並舉才能有效地實現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為礦產地質工作儲備發展人才,加快礦產地質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發展的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關於2007年度全國地質

資料管理情況的通報[J],2008,(7).

[2] David L Huston. The Timing of Mineralization in the

Archean North Pilbara Terrain,WesterAustralia[J].

EconomicGeology, 2004,(7).

[3] 楊柳春.卓有成效的中日合作項目-中國礦物資源探查

中心[J].中國科學院院刊,1999,(4).

作者簡介:孫黎麗(1981—),女,雲南華寧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