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1)(2 / 2)

“朕近來聽到一個閑話,”他突然神色變得平靜,雖然眉梢處依然有著濃濃的疲倦之態,語氣卻漸趨和緩沉穩,“江湖傳說,得一顆玄珠者,便能得天下,朕思來想去,覺得很是有趣。朕的天下竟然這般根基不穩,憑一顆什麼玄珠就能奪了去。朕真想看看那是顆什麼樣的玄珠。”

我有些愕然,瞬間便釋然了。王上雖然身在朝局中心,並不多關注江湖之事。可江湖也是大齊朝的組成部分,江湖的一舉一動,關乎朝局穩定,江湖人心所向,亦是天下人心所向的重要一環。這麼重要的傳聞,引起王上的注意也是太過正常了。

“奴婢身在深宮,竟然不知外麵還有這樣的傳聞,”我自然不能將自己知道此事告訴王上,便假裝好奇,“不過奴婢覺得傳言無稽。奴婢未進宮前一直呆在深閨,進宮後更是不與外界接觸,可即便如此,奴婢依然清楚知道,大齊朝朝局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兵精將勇,北狄那般荒蠻自大的邊關之禍都能輕而易舉平定,這麼強壯安定的王朝,又豈是一顆什麼珠子能動搖的。奴婢覺得王上說的對,根本不用聽信那些無稽之言。”

王上眉毛挑了挑,“你覺得不用理會麼?”

我點頭同意。

王上又道:“嗬嗬,你與那些宮中婦人有些不同,朕就不愛與她們說這些,她們一定大罵之後,便讓朕追查鎮壓,朕覺得甚是無意。”

“不在其位不謀其意。各宮娘娘們是王上的妃子,與王上自然一體,她們也隻是因為太過關心王上。奴婢隻是一個舞姬,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王上“唔”了聲,“雖然如此,朕還是覺得好奇,已經下令讓慕大將軍去查查那顆玄珠到底是什麼東西,朕也想一睹它的風采。”

“有大將軍出馬,必定馬到功成。”

王上語調清冽地嗤了一聲,“朕也命了你兄長去江湖查探玄珠的下落。”

“我兄長……”我猛然抬頭,“王上為何會讓我兄長去查探,兄長無官無職……”

“你兄長是今年的武魁,朕雖然曾經褫奪了他的中郎將補遺之位,可又擢他為左參軍,他武功高,又是半個江湖人,這樣的身份比慕大將軍要便宜很多。自然,朕這麼做,也有朕的私心在。”微微一歎氣,道:“朕近日來體力不濟,已命太子隨朕理政,你兄長這次去探查玄珠一事,朕讓太子主管,順道也曆練曆練太子。太子自小優渥,養尊處優的,雖然對於朝局之事有些見地,可不暗外事,希望他通過此事,能多些見識,多些人脈。”

“王上是希望太子殿下通過此事結識些有誌之士,日後好輔助太子殿下嗎?”

王上讚許道:“朕就是這個意思。”

我低頭道:“王上告訴奴婢,是希望奴婢做些什麼麼?否則,這樣關於朝政的事,王上不會和奴婢一個舞姬來說的。”

“也沒有關於朝政那麼緊要。朕也隻當是和你說個閑話。”又是自嘲地重重歎氣,“這些話,朕以前還有獻娘可以說,如今遍尋宮中,卻也隻能和你說上一二了。朕為天下的王,都以為朕一呼百應想什麼便可以做什麼,世人哪裏知道,朕也有朕的無奈。朕心中存了這個疑問,可朕卻不能對人說,大臣們會以為朕膽小軟弱,被這麼個江湖傳言所驚懼,一定會暗暗嘲笑,覺得朕無能,甚至可能在大殿上吵鬧不休,不提也罷。至於朕的後宮,唉,不提還好,若提,她們都會覺得朕老了,糊塗了,嗬嗬。”

我心中甚為同情,亦深以為然。畢竟隻是個無影的傳說,王上大可不置可否。可即便是傳說,關乎朝局動蕩,再至高無上的王也做不到心無漣漪紋絲不動。可他是高高在上的王,驕傲威嚴的王,又怎麼能對這麼一個江湖傳說當真呢。即便是心中存了疑問,也不能表現出來,否則一定會有大臣們忠心可鑒地勸誡王上或不理睬或大肆鎮壓,這兩種方法,無論哪一種都不是目前可取的。畢竟沒有任何蛛絲馬跡,采取什麼行動都是不妥,最終可能都會落人話柄,說王上心胸狹隘,無君上氣度。作為王上,可以無情無義,可以凶狠殘暴,就是不能示弱狹隘。以前獻娘懂得王上的心,自然能理解他的處境和心境,其她妃嬪都不明白,若知道王上對一個江湖流言如此當真,不知會掀起什麼風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