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文麿才剛剛組閣不過一個月,仗有多難打,會死多少人他不管。你要他現在下台不是要他的命麼。頓時改變心意決定擴大戰爭。立刻於11日再次召開五相內閣會議。
7月11日中午11點
日本五相會議正式召開,當聽到近衛文麿突然變卦決定要擴大戰事時,外相、陸相自然是歡欣鼓舞,但米內光政卻表示反對,米內光政反對倒不是因為他是個和平使者,而是他是和陸軍普遍的親德不一樣,他是一個親英美派,因此他認為如果擴大戰爭必將影響和英美的關係。
陸相杉山元這個時候可以說是誌得意滿笑道“為了更好的作戰,我們陸軍希望海軍在天津協助我們陸軍作戰。”
米內光政仿佛是神經反射一樣說道“艦隊是用來保衛國家的,不是隨便拿來打仗玩的。我們海軍可不像某些馬路”
杉山元又有想拿杯子砸這個討厭的海軍臉的衝動了。
最後還是近衛文麿打圓場說道“好了,大家不要再爭論了,我建議表決通過,派遣3個師團和18個飛行中隊前往華北準備參戰。”
除了米內光政不說話以外,另外四人都表示通過。
15點
近衛文麿召開內閣會議,表決通過了對華擴大作戰決議。
16點
近衛文麿拜見天皇,天皇當場批準了對華增兵決議。
17點
伏見宮軍令部總長拜見天皇請求批準派遣海軍配合作戰,天皇當場批準。
18點
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向華增兵的政府聲明》。
18時35分
參謀總長發出臨參命第56號,命令關東軍司令官將管轄的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團及空軍集團之一部(偵察、戰鬥、轟炸機各兩個中隊),火速派往華北,接受中國駐屯軍司令官指揮。其中酒井鎬次的第一旅團更是興奮的連夜出發,直撲北平而去。
20時40分
日本軍部以臨參命第57號下達第20師團,令該師團務須迅速到達華北,編入中國駐屯軍序列。
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日本政府從不擴大作戰華麗大變身到擴大戰爭,並且用最快的速度派遣了軍隊,這樣的驚人速度清楚的告訴了所有人全麵侵華不僅僅是一兩個軍官、高層的想法,而是當時所有軍政官員的想法,他們的共同努力使得東方戰場的戰火用最短的速度燃燒了起來。
無比諷刺的是近衛內閣確定擴大對華作戰的同時,鬆井太久郎也與秦德純簽訂了停戰協定。
1937年7月9日
在得知第一聯隊被包圍後,和秦德純和談的鬆井立刻口風大改,一邊不斷的威脅全麵開戰,一邊示意願意用和談的辦法解決這次事件,但需要29軍先表示出足夠的誠意。
秦德純得到宋哲元的指示後,要求日軍先撤走在龍王廟附近的部隊,鬆井針鋒相對的要求29軍退到永定河的西岸。秦德純思考再三,覺得兩邊各退一步是可以接受的便答應了下來。
在龍王廟陣地收到命令的吉星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帶領弟兄辛辛苦苦收回的陣地,如今居然要求自己撤出,在多次確認後,吉星文留著淚離開了這個留下了數百條性命的陣地。
龍王廟在被中國軍隊收回不到六個小時後由29軍主動放棄,日軍趁機返回占領龍王廟重新布防,鐵路橋被中日兩軍分別占領,兩軍隔橋相望。秦德純得到消息後大罵鬆井無恥,但又無可奈何。
但日軍並沒有因此滿足。
鬆井在這一次的談判裏得到了甜頭,在9日協定後立刻提出要求後路的29軍撤離,並且要求29軍公開道歉。
宋哲元得知後認為這些不過是小節,再一次的答應。第一聯隊的包圍圈就這樣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