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發現

文/莫方華

在人們的心中,鴛鴦是永恒愛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表率,唐代著名詩人盧照鄰曾寫詩讚頌:“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不過,四麵山的鴛鴦頗為與眾不同,盡管它們也很忠貞、恩愛,但並不是整天都膩在一起,而是過著上班族一樣的規律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非常勤勞。每天清晨,你都可以看到成雙成對的鴛鴦在湖邊嘀咕、呢喃,那是它們每天出門前的道別;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它們都會兢兢業業地“工作”,中午和法定節假日也舍不得休息;晚上6點“下班”後,鴛鴦們才會“回家”團聚,互相依偎著欣賞湖麵靜謐的夜色……所以,如果在工作時間來到洪海湖,能看到的鴛鴦往往都是單數。沿著大洪海抵達大山深處,就仿佛是從現代文明穿越了時空,回到古老的世外桃源。舉目環顧,入眼盡是青翠欲滴的茂林修竹,流水跌落山穀發出的清脆聲響縈繞耳旁。如果恰逢雨後的晴朗日子,往往會有一道彩虹橫貫天際,一頭連著大山,一頭伸向山外……

每當清晨和黃昏時分,薄霧輕起,那便是洪海湖最溫情的時刻。淡淡的霧氣,像紗巾一樣舒緩地飄逸在空中,慢慢由樹梢、湖麵升騰而起,時而絲絲擴散,時而片片聚集,似奔騰駿馬,似綿柔羔羊,似嬋娟輕撫,忽然一瞬間彌漫群山,隨即又消弭無形……看著多姿多彩的霧中景象,仿佛走進了天宮瑤池,顯得靜謐、安逸而又神秘。這些千變萬化的霧,總是動靜相生,仿佛畫家盡情揮灑的畫筆,描摹著世間萬物,或典雅壯觀,或磅礴大氣。

有人說,薄霧籠罩的洪海湖就像曆史長河中的一卷編年史,每時每刻都在上演不同的傳奇、不同的故事。當風景被濃霧掩映,就像頑皮的孩子和人們捉著迷藏,看不清它在哪裏,但隨著腳步的深入而移步異景,一幅幅別具風韻的山水畫一一躍入眼簾的時候,又總能給人帶來無限驚喜。不經意間,倏地從濕漉漉的枝葉上掉下數滴水珠,晶瑩剔透,翻轉著,偶有兩滴觸及肌膚,“啪”地散漫開來,碎成無數小水星,與人相親,一種冰涼的舒爽感頓時傳遍全身,很是愜意;有時,水珠從樹梢跌落,也有的會粘在衣袖上,抓不到,摸不著,卻又揮之不去,呼吸所及之處,彌漫的也全是新鮮濕潤的水滴氣息,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樣的小水珠占領……

土地神岩的瑰麗壁畫

孕育“雙胞胎村”的秘密

在無數次春、夏、秋、冬的枯榮輪回中,四麵山的植物換了一茬又一茬,青蔥、枯黃、霜紅、雪白等各種顏色不斷交替,記錄了時節的變換,但它們紮根的赤紅的山體,卻從未改變過顏色。當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絕不會滿足於簡單的一片紅,它隨手就可以在岩石上畫出許多惟妙惟肖的風景——藏於四麵山深處的土地神岩,便是極具迷幻色彩的“丹霞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