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3)

雖然不知張三嬸口中的好親事指的是誰家,也不知道那名女子到底是好是壞,但在秀姑看來,張三嬸所謂的好,自己不見得滿意,更別說壯壯了。

身處於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秀姑一直沒有獨斷專行的意思,打算自始至終都聽從壯壯的意願,選擇他喜歡的,而不是門第富貴,她自己隻是一個尋常的農家女子,嫁給一個殺豬的屠夫,就算家裏有幾個錢了,丈夫也做了末流小官兒,依舊沒有資格鄙視任何小門小戶,因為他們和自己不分高低貴賤。

因此,不等張三嬸細說具體詳情,秀姑就一口拒絕。

“不好意思啊三嬸,我家壯壯暫時不說親,目前先忙滿倉的婚事。”秀姑撫了一下鬢角,目光流轉,更顯得年輕俊俏,但掩不住神情中的肅然之色,斷然之意。

張三嬸首先注意到秀姑髻上斜斜插著的兩根翡翠簪子,通體翠綠,如冰如水,熒光流轉之間,好看異常,竟不比豆腐張前兒給翠姑買的金簪子差,更難得的是兩根簪子幾乎一模一樣,都雕作並蒂蓮,耳環鐲子戒指也都是一塊料子做出來的,張三嬸雖不大懂玉,但一看就知道價值不菲,忍不住撇開自己的來意,湊到秀姑身邊,眼睛直瞅著她的發髻。

“乖乖,這是啥玉?這樣好看。”張三嬸問道。

紅花聽了,也看向秀姑發髻,焦黃枯瘦的一張臉上透出顯而易見的羨慕嫉妒之色。

軟玉內斂,硬玉外放,和田玉便是軟玉,翡翠則是硬玉,普通人見到前者或許瞧不出什麼頭緒,見到後者卻能看出其美,更兼京城尚翠風氣逐漸向各地散播,所以現在即使是在桐城也以翡翠為貴,鄉下偶爾能聽到一兩句關於翡翠的事情,知道是名貴首飾。

秀姑淡淡回應道:“是翡翠。”說話的時候,她上身向後微傾,頭臉微側,輕輕巧巧地避開了張三嬸口中噴薄出來的濁臭之氣,不知道多久沒有擦牙漱口了。

秀姑生□□潔,雖已年逾三十,仍然不改脾氣。

“這就是城裏人常說的翡翠啊?果然好看。俺這一輩子就沒見過這樣的好東西,要是能有一件,不知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若是拿到手裏送去當鋪當掉,能當不少錢吧?有錢人就是好,隨便一件首飾就夠莊稼人幾年的花銷了。

紅花在一旁猛點頭,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渴望。

張三嬸辭藻匱乏,顛來倒去隻一句好看可以形容,聽在旁人耳中,語氣卻是十分怪異,似是羨慕,似是嫉妒,仿佛還有一點點憎恨,難怪和紅花是母女,心思如出一轍。

這些年張碩家的生意並未擴展,前兩年倒是在村裏弄了一個養豬場,又養了些雞鴨鵝羊等,用了村裏人和張三嬸兩個兒子做工。在他們的幫扶下,張三嬸家的日子漸有起色,但人心不容易滿足,張三嬸越來越嫉妒張碩家的紅紅火火,總覺得他們對自己家不起,否則自己家不會淪落到現在的境地,被人戳了好幾年的脊梁骨,三天兩頭吃不到一回大肉。

紅花的日子就更難過了,接連生下一連串女兒,因她自己也重男輕女,女兒們或死或棄,個個沒落到好,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長到兩歲時偏又沒了,她自己的身子也垮了,大夫說怕是不能生了,其夫家正吵著要休妻另娶。

紅花為了生子,付出一切,哪裏肯接受這樣的後果?可巧她婆婆娘家有個模樣標致的侄女,那回隨她來大青山村玩耍,暗中瞧上了壯壯品貌風流,才華出眾,她無意間得知後便討了這宗好事,托老娘說媒,希望可以得到婆家的寬宥,不致被休。

秀姑的心思何等細致,何等玲瓏剔透,見她們娘倆的形狀,眉頭微微一蹙,“三嬸可還有事?”卻沒接張三嬸想要一件翡翠首飾的話題。

開玩笑,翡翠以綠為尊,大件的上等綠貨在珍寶閣幾乎不見,隻能買到一些小件,她手裏有的基本都是李淑人所贈,向來愛惜不已,還留了一些成套的沒有上身,打算給未來的兒媳婦們做見麵禮,怎麼可能會因為張三嬸一句想要就隨隨便便給她?

張三嬸見秀姑油鹽不進,這悻悻然地罷了心思,想起自己的來意。

“秀姑,我跟你說,這門親事好得很……”

秀姑不等她說完,迅速打斷道:“我也說了,我們家壯壯暫時沒有成親的打算,三嬸聽不懂嗎?無論多麼好的婚事,張三嬸都說給別人家吧!”

話題一轉,秀姑向麗娘道:“前兒縣太爺見滿倉時,明月特地問我關於滿倉的大喜之日,說暫時不忙著離開,所幸新官職是在府城,路程短得很,因此今兒必定過來道喜,明兒參加喜宴,咱們出去到村口兒迎迎,看她來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