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屆時將迎來自己第一份頂薪合同的球員呢?他們顯然就更幸福了。像安東尼·戴維斯,“濃眉哥”無疑已經鎖定了一份未來的頂薪合同,而他的新合同恰恰也將在2016年開始執行,所以我們可能會看到:戴維斯的第一份頂薪合同,平均年薪在2500萬美元左右,而凱裏·歐文卻隻有1650萬。何以至此?隻因為戴維斯比歐文晚進聯盟一年,機緣湊巧。就是不知道鵜鶘隊高層將作何感想?
當然,也有相對精明的球隊,太陽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迅速選擇和莫裏斯兄弟以及布萊德索續約,或許合同金額在今時今日看來頗為昂貴,尤其是布萊德索5年7000萬美元的價值,但在兩三年後,你就會以完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數字。掘金與法裏德的續約亦是同理。
10月31日是聯盟規定各支球隊提前續約四年級生們的截止日,許多個名字也都在這一天到來前被提及,比如科懷·倫納德、肯巴·沃克、克雷·湯普森、吉米·巴特勒、尼科拉·烏切維奇、托比亞斯·哈裏斯以及布蘭登·奈特等等。球隊也好,球員也罷,都在試圖尋找自己的新方向。但在每年電視轉播合同的具體金額正式公布以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三個關鍵詞
1.勞資博弈
即便勒布朗、杜蘭特真能在兩年後如願拿到年薪3000萬+的合同,他們的貢獻是否就得到了應有回報呢?
ESPN曾通過球員WARP值(勝場替換值)和工資做過計算,得出的結果就是——WARP每增加1,球員就應該多拿150-200萬美元工資。如果按照這種理論,上賽季詹姆斯們就應該拿不低於4000萬,甚至迫近5000萬的年薪了。“我所得到的並不能體現我的全部價值,如果打棒球(MLB沒有頂薪規定)的話,我知道自己薪水會更高。”對此,“皇帝”也是心知肚明。
而今當新的轉播合同被爆出後,杜蘭特也再次提及了這個話題。“科比為湖人帶來了很多收益,快艇也受益於保羅和格裏芬,再看看如今的騎士和此前勒布朗效力的熱火,這些球員幫他們效力的球隊、所在的城市創造了大量財富,他們理應拿更多錢。如果不做出改變,這些爭議就會沒有理由地永遠存在下去。”
不過,盡管巨星們擁有超高影響力,但在球員工會裏他們歸根到底也隻有一票,資方完全可以用聲東擊西的辦法解困。小牛老板庫班提出的“所有合同皆非完全保障”就是條妙計——巨星們當然不擔心被克扣工資,但大多數球員肯定不答應,更厲害的殺招,則是“個人工資不封頂”要和“球隊總工資封頂”同時啟動,無論老板多有錢,都隻能在固定工資總額以下組建陣容。2011年NBA新勞資協議簽署後實施至今,球員最不滿勞方的一點,已從球員收入占籃球相關收入比例大幅下降(從57%到50%上下浮動),變成了半硬工資帽。由於更加嚴格的奢侈稅條款,球隊不僅要繳納巨額奢侈稅,而且超過奢侈稅後運作起來也非常困難,無奈之下管理層才隻能先保證大牌球員的利益。試想一下,如果“個人工資不封頂”和“球隊總工資封頂”並行,意味著中低層球員日子要更加艱難,他們又怎能同意犧牲自己成全超級明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