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情詩殺人案(2 / 2)

11月12號,長陵市公安局接到報案趕到案發現場的時候,時間已經是上午11點30分了。

通過法醫秦蘇的檢驗,死者葉若妃,年齡24歲。死亡時間大概是11號晚上23點至淩晨3點這個時間段,死亡原因是因為腦部受到重擊。死者身體全裸,但沒有被性侵。死者生前所穿的衣服滿是血跡,由此可以看出,死者應該是死後被凶手脫光了衣服。屍體被切除了左胳膊,現場沒有其他有用信息。除此之外陳苗苗還發現了一張寫著一首情詩的白紙,通過比對發現不是死者的筆跡所寫。

“這首詩是威廉?巴特勒?葉芝於1893年創作的一首詩歌,這首名叫(當你老了)。”陳苗苗在看了一會之後輕聲說道。

“這首詩是威廉?巴特勒?葉芝寫個自己的女友毛特?岡妮,為了表達對毛特.岡妮的愛情所寫的,一般情況下這樣一首詩都是戀人之間的愛意表達,或者為了求愛所用。如果不是死者所留,那麼會不會是凶手留下的?凶手選擇光棍節表達愛意,被拒絕之後心生歹念?”王毅聽完之後也補充道。

“不排除這個可能,但是我覺得可能性不是很大。從作案手法和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個凶手應該是故意留下這首詩的,而且我覺得凶手切去死者的手臂才是重點。”陳苗苗皺了皺秀眉分析道。

“我同意王毅的說法,現在我們先查查葉若妃的人際關係網和感情交往關係才是關鍵吧。而且你沒注意到嗎?這裏是11樓,門鎖完好無損。凶手是怎麼進到這裏麵的?他們之間會不會認識,如果說一個女孩子在這麼晚了還給陌生人開門,我是不會相信的。”周瑜說話看了看陳苗苗,眼神有些挑釁。

“恩,現在所知的線索太少了,就連殺人動機都無法做判斷。就按周瑜說的先排查下死者的關係網吧,先從公司查起。”周清民在邊上聽從三人的分析之後,一個頭兩個大,這不是和諧社會嗎?怎麼天天出事?其實他哪裏會知道,人性就是如此,有的時候。人們可以為了一個饅頭,大打出手。有的時候甚至可以為了一個職位,踩著別人的肩膀上去。有矛盾就有血的教訓,和諧不過是相對而言而已。

而然這次的殺人事件,到底是為了什麼?爭權?感情?仇恨?

王毅心理也在一一排查,對於一個女性的死亡。情殺的可能性占5成,仇殺的可能性占2成。另外3成呢?不得而知。

接下來的工作說簡單算簡單,說困難也困難。然而在眾人查證的過程,又發生了一起凶案。死者是一對情侶,女性,名叫陳冰。年齡25歲,死亡時間在11月13號,死亡原因是被割喉,屍體也被凶手切除了一條右臂。男性,名叫陳偉,年齡26歲。死亡時間和陳冰一樣,死亡原因也是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屍體完好無損。現場唯一留下的有用線索,就是一把手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