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老者對猴子說“小大哥,快躲避一下吧,不然你就攤上大事了。”
猴子說:“老人家,此話怎講?”
老者說:“那仇一虎背後有日本人呀!他在大街上丟了人,必定找日本人來報複你。”
猴子說:“謝謝提醒,我正要找鬼子麻煩呢。他們來了正好。”
老者看這小孩雖然功夫了得,但還是不知道日本兵的厲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隻好搖頭走開。
這時王王大彪抱拳施禮:“謝謝小師傅出手相救,不然被仇一虎抓去,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花多少銀錢才能了事。”
猴子說:“小事,小事。”
王大彪說:“師父請借一步說話,在下還有事相求。”猴子和誌遠無奈,隻好跟著王大彪來到一家小酒館,找座位坐下。
王大彪說:“掌櫃的,好酒好菜來一桌。”
掌櫃走來,突然對猴子躬身一拜:“你就是吹一口氣就打敗仇一虎的小英雄吧。你為項湖口老百姓出了口氣,這頓飯我請了。”
猴子打敗仇一虎的事,早已在街上傳的神乎其神。猴子和誌遠對視一下,忍不住哈哈大笑。
猴子誌遠不喝酒。王大彪自飲三大杯酒過三巡,起身跪倒在猴子麵前,說:“師父,請受徒兒一拜。”
猴子大吃一驚:“大哥快快起來,這是幹什麼?”
王大彪說:“我要拜你為師,學習武功。”
猴子調皮勁兒沒了,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他畢竟隻是個十七歲的孩子。“大哥請起,你這是折我壽限呢。”
誌遠在一邊捂著嘴發笑,好不容易把王大彪拉起來,說:“我說大哥呀,我這兄弟年齡差不多隻有你一半大,怎麼能做你師父啊?”
王大彪說:“師父年齡雖小一點,但若論武功和德行,我王大彪學到皮毛就三生有幸了。”
這王大彪原是爽直之人,家住離項湖口十裏的王家灣。家有百多畝地。也算是小康之家吧。
王大彪自幼醉心練武,也曾外出訪師,希望得到名師指點。但每次都失望而歸。所以練了幾十年,隻練出一身橫勁,真正的功夫卻不得其門而入。
其為人又好打不平。路遇不平之事,往往拔刀相助。隻因本事平常,也吃過不少苦頭,但還是秉性不改。
今天,遇見馬三爺毆打老人,忍不住出手。他明知不是仇一虎對手,卻並不害怕。幸虧得猴子出手解救,他見猴子不用出手,就製服了仇一虎,心中佩服的五體投地。
猴子說:“大哥,你弄錯了,我根本不會什麼武功,隻不過挨打能忍住疼而已。”
王大彪說:“師父別糊弄我。我雖然功夫稀鬆平常,但眼睛還是能識得什麼是真功夫的。”
誌遠說:“王大哥幹嘛這樣醉心學功夫啊?”
王大彪:“學功夫殺鬼子。日本鬼子打過來了,國家要亡了,百姓更沒有活路了。我想參加抗日打鬼子,可是沒有領頭的,也不知道去投奔誰,心裏正煩悶得緊呢。”
猴子和誌遠互相看了看。猴子說:“大哥,你不要拜我為師,我們結為異姓兄弟好不好。
“不不,”王大彪連忙擺手,“這真的使不得。”說罷又要下拜。猴子和誌遠連忙拉住:“這事還得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王大彪說:“師父哪裏人士?”
猴子說“我叫方誌侯,家住方廟鎮。這位是我兄弟方誌遠。”
誌遠說:“你叫他猴子兄弟就行。”
王大彪說:“原來是方廟方家啊,早就聽說了。這位原來是誌遠師叔。”
誌遠連忙擺手:“這事和我沒關係。我和你還是兄弟。”
正聊著。店家走來說:“幾位快點躲避一下,來了一隊鬼子,滿街搜捕,說是要抓一個瘦瘦的抗日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