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穩根:生一千次也在中國(1 / 3)

梁穩根:生一千次也在中國

封麵

作者:王海

“實業報國”是他最初的夢想。如今,夢想照進現實,他靠實業成為中國首富。同時,他還應當是中國最有政治影響力的民營企業家

12月12日晚,被稱為“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晚會落下帷幕,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當選2012年度經濟人物。這是梁第二次獲得這個榮譽。當晚,他並沒有出席頒獎晚會。

作為“中國民營重工第一人”,他掌管著作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六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過去的20多年創業中,他努力將中國製造帶向世界舞台。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梁穩根身上的明星效應越來越強烈。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因為各種各樣敏感或者新鮮的話題,梁穩根反複、不斷、連續成為輿論的熱點。

尤其在黨的十八大期間,作為黨代表的梁穩根對自己和黨的關係的描述,一時間在各類社交媒體上成為焦點,被大眾翻來覆去地品評。

此前,梁穩根要進入“中委”、棄商從政的消息,已經沸沸揚揚地傳了一年,直到11月14日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及候補委員名單公布,傳言才告終止。但大家馬上開始關注梁的反應,並作出各種解讀。

梁穩根恐怕是中國傳聞最多的企業家。他和他掌舵下的三一從來就不缺新聞。2011年,三一H股上市重啟前,一份19頁的曝光材料使其陷於“行賄門”。2012年工程機械行業低迷,三一又成為裁員門的主角。在美國大選之年,三一決定將美國總統奧巴馬告上法庭。11月中旬,三一又因“間諜門”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行賄、間諜、竊聽、綁架、豪華、家族、傳承、搬遷、商戰、政治,此類詞彙串聯起來,則更像是一部好萊塢大片,刺激、轟動,還有幾分神秘,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甚至,此前三一集團購買報價為8000萬美元空客A320商務飛機,以及去年梁穩根更換售價超過720萬元的邁巴赫62為座駕,也屢被媒體矚目,廣為傳播。

這沒什麼奇怪,梁穩根大名鼎鼎,除了是三一重工的一把手,他本人又是中國首富。同時,他還應當是中國最有政治影響力的民營企業家。梁穩根自己則如此解讀:“首先,民營企業受關注度高;其次,民企相對較弱勢;第三,很多事件都牽涉到商業競爭。”

不安分的年輕人

今年2月,梁穩根隨同習近平訪美,並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黨的十八大期間的11月10日晚,作為傑出企業家代表,梁穩根與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國企巨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一起出席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這種待遇,對於任何一個民營企業家都是稀罕的。加上此前的“中委”傳說,在大眾眼裏,梁穩根無疑是一個政治色彩很重的民營企業家。

和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崛起的所有巨富一樣,梁穩根也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白手起家、屢敗屢戰的勵誌故事。

1956年,梁穩根出生於湖南省漣源市茅塘鎮道童村。梁穩根原名“梁永根”,是按宗族派係“永”字派別起的。大學時候,他自己將“永”改為“穩”。

道童村距離縣城40多裏路。而縣城距離省會長沙,還有200多公裏。

梁穩根家裏,祖輩做販篾生意。到了父親這一代,因為個人經營屬於“資本主義尾巴”,家中經常遭遇搜查和罰沒,但他們一直都在堅持。

讀小學時,梁穩根的成績也並不很好,看起來似乎也不是讀書的料。但他的父親支持他讀到縣城裏的漣源三中。

1974年,梁穩根高中畢業。那時候還沒有恢複高考,他回到了道童村,成為農民。因為身體單薄,他不能承擔強度太大的工作量。一個月下來,他大約得到200多工分。當時,10工分等於2毛3分錢。後來,黨支部安排他到廣播站,任命為宣傳幹事,還兼任團支部的副書記。

1978年高考恢複,梁穩根等不及請示村支部同意,就自己去縣裏報了名。1978年和1979年,梁穩根兩次參加高考。

第二次高考,梁穩根考入中南礦冶學院材料學專業。

今年 3月21日,在全國非公有製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梁穩根作為湖南省唯一的企業代表受邀參加,受到中央領導人的接見。他在發言中稱:“我出身農村,沒有黨的教育和培養,就沒有我個人的成長和事業成功。30年前,我從農村第一次跨進大學校門,拿到了黨提供給我每月19元錢的助學金,當時的感動和幸福至今記憶猶新。”

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漣源北部山溝的一個兵工廠——洪源機械廠。洪源廠建於1965年,是一家中央部屬企業。

在當時群山起伏的鄉村中,大山深處的這家企業是不多的文明的燈火。當時中國社會正處於第二輪改革的發軔期,各種思潮正在湧動。

進廠一段時間後,梁穩根結識了唐修國、毛中吾、袁金華等人。這些人日後跟隨他下海創業,成為三一重工的元老。

梁穩根下海,並非因為在洪源廠不得誌,相反,他是廠裏年輕人中的“佼佼者”、“新星”。 因為得到銳意改革的廠長王福全的關注,盡管不是黨員,梁穩根入廠一年多,即被任命為體改辦副主任。這是一個副處級的崗位。

但是不久後,1986年,梁穩根和幾個誌同道合的夥伴毅然離職,離開了洪源廠,開始了自己的艱苦創業。

關於最初的下海故事,梁穩根總會提到販羊。1986年元旦,他得到消息,市場上一頭羊可以賺20多元。於是,梁穩根和其他3位夥伴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貴州這些產羊較多的地方,但等買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漲的行情是由於外貿部門取消了一個大合同,過了元旦羊價就會跌。於是,他趕緊收兵,創業嚐試以失敗告終。隨後做酒,也失敗了;再做玻璃纖維,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