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第一章8 沒完沒了的口腔潰瘍
口腔疾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每個人在任何時期都有可能罹患口腔疾病。雖然我國居民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很高,但卻約有70%的人不知道自己已患有口腔疾病。根據調查,在我國,齲病、牙周疾病、錯合畸形、口腔黏膜病、唇舌疾患、口腔癌的患病率都很高。口腔疾病與全身係統性疾病是一個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不少代謝性疾病與內分泌疾病都可能引起口腔疾病。
口腔潰瘍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常見的潰瘍性損害,好發於唇、頰、舌緣等部位,有周期複發的特點。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以女性為多,一年四季均能發生。潰瘍有自限性,一般7~10日可自行痊愈。
一般認為,胃腸功能紊亂、情緒緊張、精神刺激、過敏反應、內分泌失調、急性傳染病以及過食辛辣之物等是引起本病的常見病因。
表現為口腔潰瘍的疾病大致有:複發性口腔潰瘍、白塞氏病、口腔黏膜損傷性潰瘍、皰疹性口炎、多形性紅斑、結核性潰瘍、接觸性口炎、壞死性齦口炎和癌腫潰瘍等,其中以癌腫潰瘍最為危險。在口腔潰瘍的惡性腫瘤中,鱗狀細胞癌約占90%。鱗癌可分為舌癌、齦癌、頰癌、口底癌等。在其他癌性腫瘤中,腺癌、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位於齶部的惡性混合瘤也可表現為口腔黏膜的癌腫潰瘍。無論哪一種表現為口腔潰瘍的疾病,都不容忽視,必須早發現早治療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