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第一章6 家用化學品的健康秘籍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家用化學品越來越多地走進千家萬戶,可是人們在享受它給自己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遭受著它的侵蝕。
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家用化學品包括洗衣粉、肥皂、洗滌劑、殺蟲劑、空氣清新劑等酸性、堿性或其他有機物。洗衣粉中的成分包括堿、發泡劑、漂白粉、脂肪酸、蛋白酶等,殺蟲劑含除蟲菊類的有毒物質,清廁劑含酸性物質,肥皂含堿性物質。酸性物質能從皮膚組織中吸出水分,使蛋白凝固,而堿性物質除吸出水分外,還能使組織蛋白變性並破壞細胞膜,損害比酸性物質更重些。洗衣粉因含強堿和氧化劑,能除去皮膚表麵油性的保護層,進而腐蝕皮膚,對雙手的傷害作用較大;若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物,則因其中含蛋白酶、脂肪酶而能溶解雙手油性物質和表皮的蛋白質,使皮膚脫皮變粗糙,危害更大。
家用化學品傷手後的皮膚表現,因受傷程度不同而表現各異,有紅斑、脫屑、皮膚變薄並伴瘙癢症狀,若出現這種情況,隻要停止接觸3~5天即可自行消退;有的患者會出現雙手幹燥、粗糙脫皮,甚至開裂,指甲失去光澤,尤其冬季時更為明顯,這是長期接觸酸堿性刺激物引起的,需要慢慢調理。
為了避免雙手受損,嗬護好肌膚,巧婦不妨在用化學品之前戴上橡膠手套再操作,如果少量接觸,可用清水盡量衝洗幹淨,再塗上護手霜。
另外,我們還要學會正確使用洗滌劑,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1.廚房用的各類洗滌劑
廚房裏使用的洗滌劑通常有兩大類,一類是用於清洗食具的洗滌劑(如洗潔精),因其重要成分是化學合成的烷基類活性劑,所以不僅對皮膚有刺激性,而且用於洗滌蔬菜、水果和餐具時,殘留的烷基苯磺酸鹽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危害,必須用大量的水進行衝洗才能去除有害物質。洗滌後的水果、蔬菜應反複擦洗徹底去除殘留物,以免影響健康。另一類是用於清洗灶具、排氣扇油垢的清洗劑。它滲透能力、脫脂能力均很強,堿性也強,使用時需將清洗劑直接噴灑到油垢表麵,人手不宜接觸,否則對皮膚有損傷。
2.衛生間用的潔廁劑
潔廁劑按其配方組成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酸性產品、中性產品、堿性產品。目前市場上以酸性產品為主,清洗效果最佳。當次氯酸鈉遇到酸時會釋放出有毒的氯氣,而影響人體的健康。一般潔廁劑的生產廠家在潔廁劑的使用注意事項中常會注明:勿與漂白類化學品混用。潔廁靈是人們常用的一種潔廁劑,其主要成分是:各種無機酸和有機酸、緩蝕劑、增稠劑、表麵活性劑、香精等。一般除酸對皮膚有一定刺激和腐蝕外,其他物質對人體是安全的。因此,使用時勿與皮膚、衣物接觸,一旦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衝洗。
3.消毒液
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氯係、氧係或者陽離子表麵活性劑,根據不同的消毒物如水果、蔬菜、內衣、餐具等,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先將消毒液按規定比例稀釋,將消毒物放於消毒液中浸泡、擦洗,然後漂洗。消毒液可以與洗衣粉同時使用,但用量一定要控製。
4.洗浴用的各類日化產品
洗發液、浴液等是人們常用的日化產品,種類較多,有適合中性油脂發質、皮膚的,也有適合幹性發質、皮膚的;有適合老年人用的,也有適合兒童用的。購買時應該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選擇。洗衣粉是常用家庭洗滌劑,一般是堿性的,不宜用來洗羊絨製品。因為羊絨表麵有一層弱酸性保護層,羊絨組織結構中含有蛋白質,使用堿性較強的洗衣粉會使其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