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4 睡前泡泡腳,勝過吃補藥(1 / 1)

第三篇第二章4 睡前泡泡腳,勝過吃補藥

古代醫學典籍中有這樣的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這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已認識到腳的重要性。劉純在其書《短命條辨》中說:“臨睡燙腳,溫經絡以升清氣,清氣升而不死。”中醫強調睡前燙腳,能刺激足部的穴位,有效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勞。

南宮教授是個很著名的生物學家,他的學術成就馳名中外,經常到國內外講學。他每次出外講學回來,老伴都要端來一盆很燙的熱水,讓南宮教授把腳燙燙,解解旅途勞頓的疲憊。南宮教授開始很不習慣,把腳放入這麼燙的熱水中,一時間,疼痛鑽心,簡直有點受不了。可是,在老伴一再堅持下,南宮教授習慣了,而且還上了癮,每次從外地回來,把腳往熱水盆裏一伸,就感覺像漫遊仙境一般。

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彙聚處,腳掌上有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是人體的保健“特區”,充分開發這個“特區”的保健潛能,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處。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交彙於雙腳,其中足少陰腎經位於足底。腎是人的根本,控製人的生長、發育、衰老,雙腳離心髒遠,血液供應少而慢,加上腳部脂肪層薄,保溫能力差,所以腳最易受寒。雙腳寒冷會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功能異常,降低人體抵抗力。這時候病菌就會乘虛而入,使人患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

熱水洗腳時,不斷用手按壓腳心的湧泉穴,腳上經脈一通,能促進氣血運行和新陳代謝,加快下肢血液循環,消除下肢沉重感和全身的疲勞,既能促進睡眠,又可以祛病強身。

熱水泡腳還能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1.頭痛的人雙腳在40℃左右的熱水中泡15~20分鍾,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熱水使雙腳血管擴張,促進血液的全身流動。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

2.用熱水洗腳能減輕感冒發燒引起的頭痛。

3.用熱水洗腳時,不斷用手按壓腳心的湧泉穴和大腳趾後方足背偏外側的太衝穴,有助於降低血壓。

4.長期堅持熱水泡腳,可以預防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疾病,還能促進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病的康複。

5.在冬天,用熱水洗腳,能加速雙腳與身體其他部位間的血液交換,對凍瘡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6.失眠症和足部靜脈曲張患者每晚用熱水洗腳,能減輕症狀,易於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