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1 飲食讓高血壓“低頭”(1 / 1)

第一篇第四章 藥食同源,讓疾病向你“低頭”

1 飲食讓高血壓“低頭”

高血壓是一種以血壓持續升高為主的全身慢性疾病。長期高血壓極易導致心、腦、腎等重要髒器產生嚴重的危及生命甚至招致殘疾的並發症。

麵對高血壓,很多人不知所措,認為隻要吃了降壓藥就可以根治高血壓,甚至有人隻在感覺難受時才吃藥。其實,高血壓是需要從生活習慣、飲食方式、精神因素、藥物等多方麵進行綜合治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會因為某一方麵的不足而影響整個治療。在這些因素中,飲食因素是高血壓病人最容易忽略但又最容易改正的治療。

隻要你在日常飲食中遵循以下幾種原則,就能通過吃飯讓高血壓“低頭”,從而維護自己的健康。

1.控製熱能和體重

肥胖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而肥胖主要是熱量過多造成的。體內多餘的熱量能轉化為脂肪貯存於皮下及身體各組織中,從而導致肥胖。有人觀察超過正常體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縮壓可高於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因此,控製熱能攝入,保持理想體重是防治高血壓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鹽

大量的科學調查證明,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病的發病呈正相關,食鹽銷售量大的地區高血壓病的發病率顯著升高。故一般主張,凡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的,其食鹽攝入量最好控製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並心衰者攝鹽量應更嚴格限製,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3.控製膳食脂肪

食物脂肪的熱能比應控製在25%左右,最高不應超過30%。脂肪的質量比其數量有更重要的意義。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膽固醇,易導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能延長血小板凝集時間,抑製血栓形成,降低血壓,預防腦卒中。故食用油宜多選用植物油,其他食物也宜選用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食物、魚、禽、瘦肉及低脂乳等。

4.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最新研究發現,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者,其血壓最低。維生素C有利於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環,還可促進膽固醇的排出,防治高血壓的發展。

5.保證膳食中鈣的攝入充足

據研究報告,每日膳食,鈣攝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壓升高。如奶製品、豆製品、海產品、綠色蔬菜等,對於血管有保護作用,並有一定的降壓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科學的飲食對降壓有利,但是仍應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不能取代降壓藥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