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不知道的事,太姥爺早有將陳曦送去上學的打算,早早做了安排。
看著外公為自己準備校服,斜襟藍衫以黑色中國結盤扣點綴,寬大的中袖邊,和寬鬆的方衣擺都以黑色滾邊,素以黑裙黑皮鞋是這個時代典型的裝束。
換上衣服後,陳曦坐在梳妝台前,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烏黑濃密的長發在外婆的手中打理的越來越順暢,用梳子從頭中間劃過,頭發從中間向兩邊分開,外婆擼了擼左邊的頭發,將其分成3等份,頭發在其手指中上下交叉,拿起發帶在發尾繞幾圈,一個麻花辮成型,右邊的頭發同樣將編紮,兩個辮子一左一右往胸前一搭。
看著鏡子前的自己,陳曦很是感慨,鏡子裏的自己,哪有半分二十一世紀女白領的樣子,標準的五四青年嘛,快被這個時代同化了。
門衛何二前來告訴我說,外公已經在門口了。
陳曦聽聞直向大門奔去,身後的外婆抓起挎包直叫,“小姐,包,包。。。”
陳曦這才發現,自己都忘了拿包了,後轉過身接過包。
陳曦來到大門口,陳府前停著一輛人力車,車夫站在車旁擦拭座椅,而她親愛的外公居然站在不遠處的攤鋪翻看書籍,黑色的西裝顯得他沉熟穩重,高大挺拔。
“哥哥。”外公聞聲回頭,看定是陳曦又向她笑了笑,又和店老板點頭打招呼後向她走來,“妹妹早,吃過了嗎?”
陳曦點了點頭,聽到外公這話,她心裏就有數了,估摸著是那何二見他家少爺站在門口,以為是在等她,所以自作主張跑過來催。
陳曦和她外公一塊坐人力車來到學校門口,煙灰色的圍牆上蓋著黑瓦,木門的牌匾上雕刻著T中二字,用藍底金字粉刷,很有年代感。離上課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校門口陸續停了好些人力車,還有幾輛小汽車。
T校位於X鎮,坐人力車需近一個小時。即使如此偏僻,還是不阻礙人們對其趨之若鶩。
要知道,T中的老師請的都是當代大儒,其中更有人曾取得狀元之名,可惜生不逢時,淪落當教書先生。
學校的課程也並非隻有簡單的詩詞,囊括了詩、書、琴、棋、畫、禮。除此之外,學校還開辟了另開辟了一塊土地做馬場,讓學生們有地方學騎馬,可謂德智體全麵發展。當然學費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夠承擔的起的,能在這上課的,非富即貴,相當於現代的貴族學校,是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也是結交權貴的地方。
也正因如此,未來的一些年裏,經曆了抗日戰爭,特殊時期,T中卻依然屹立不倒。
而在現代,踏入了T校大門就等於半隻腳踏入了一流大學,以出過一任國家總書記而聞名全國。
學校一進門左邊是用石柱砌的葡萄藤架,柱子與柱子間砌了石椅,可用學生休息。
右手邊是食堂,食堂後是宿舍,可供路途遙遠的學生或老師可寄宿。正前方聳立的建築是學校的教學樓,學生們上課基本都在這邊。青磚黑瓦屋麵,歇山頂,抱廈回廊與後邊的圖書館相連結,這裏珍藏了不少外麵不流傳的珍貴書籍供學生們翻閱。
教學樓的廣場前長著一顆千年銀杏,它被譽為T中的守護神,樹幹粗壯的要三個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高聳的樹冠像保護傘一樣為學校遮風擋雨,樹幹上斑駁傷痕訴說了它的興衰際遇,也見證了學校的成長和繁榮。
T校啊,看著那門牌上那金燦燦的兩個字,嘴角抑製不住的上揚,身體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興奮的情緒在胸口翻騰,就要噴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