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陳曦曾幻想過和外婆一起動手做飯菜,然後一家人坐在圓桌前吃著豐盛的午餐會是怎樣的場景。
母親接到外婆的命令將所需的食材買回來,兩人到點後開始著手準備。
廚房成了女人的天地,外婆站在煤氣灶前邊顛著鍋邊炒菜,她則幫著打下手,在一角落裏默默的擇菜,母親將她擇好的菜洗幹淨,放到砧板上切,。
見差不多時,外婆拿鏟子鏟起一點菜讓她試試鹹淡,陳曦用手捏了根菜,吹了口氣後送入口中,外婆見她直接用手拿,伸手點了下母親的額頭,笑她偷懶。說的她都不好意思了,豎起大拇指點頭直讚美好吃,企圖轉移外婆的注意力。
偏外婆不吃她這一套,命令她站好,繼續對她進行教育。見無用,陳曦雙手環繞著外婆的胳膊,頭倚著外婆的頭輕輕的磨蹭,又是耍賴又是撒嬌。這才讓外婆作罷,見外婆不再追究了,陳曦恢複正行,並對味道發表意見,直到滿意後才讓外婆起鍋裝盤。
忙碌的身影隔著玻璃門來回晃動,朦朦朧朧,看不真切,卻時不時傳出笑語聲。
雖然開了油煙機,還是抵擋不住香味四處彌漫,光是聞這味道就讓人食物大增。
還有道菜還未燒好,母親先將燒好的菜端到餐桌上,而後到廚房的櫃子裏拿碗筷做準備。
外公和父親坐在客廳的茶幾前對弈,兩人全神貫注的盯著棋盤,表情很是嚴肅,從所剩不多的棋子可以看出雙方勢均力敵,爭執不下,狀況很是激烈。
許是用腦過度,再加上知道今天外婆執掌大廚,兩人早飯都未吃飽,這會聞著菜香,肚子開始咕咕叫。緊皺的眉頭也開始鬆懈,抿著的嘴不時咽口水,臉上的肌肉也放鬆開來,思想走差。
直到母親捧著最後一盤菜走出廚房,將菜端上桌後,招呼道:“可以吃飯了。”。
沒過多久,隻聽外公右手拍了下大腿懊悔道:“哎,剛才應該走相的,一步錯,步步錯。”
父親邊將棋子拾起放回盒中邊笑道,“爸,誰讓你一聽到可以吃飯就分神了。”
外公哈哈大笑,“沒辦法,你媽難得下廚,怎麼能不想著。”端起茶杯起身走向方桌前的椅子上坐下。
待父親將棋盤收拾好,放入櫃子中,也跟隨坐了下來。
一家人坐在飯桌前安靜的吃飯,互相夾菜。上揚的嘴角,滿臉洋溢著幸福,氣氛很是溫馨。
如果幻想可以成為現實,那麼她希望時間可以定格在這一秒。真希望可以成為現實。
這麼常見的場景,在她家卻難以得見。飯桌上永遠都是四人,永遠缺少外婆身影。
四人飯桌,雖氣氛也很融洽,但她知道,其實,外公很想外婆。看到外婆喜歡吃的菜,有時外公會流露出落寞的表情,即使我們再孝順外公,也是無法替補外婆給他帶來的缺憾。
大概,這輩子能和外公外婆做一塊吃飯,是一種奢望吧。
黑白照裏的老人靜靜躺在“保溫箱”裏,姨媽們跪在一旁小聲的抽泣,敲鑼聲響起,見有人上前來祭拜,大姨媽從身旁成堆的黃紙中抽出幾張,點燃後放入盆裏,蔣爺爺和蔣諾卿上前跪拜。
蔣爺爺是外公的身前好友,聽說外公說,兩人曾念一同所學堂,後來陳家沒落,蔣爺爺曾施以援手,被外公委婉拒絕了。正逢戰爭最嚴峻的時期,時局動蕩不安,蔣爺爺一家出國避難,而後沒多久,外公也毅然決然的選擇參軍。至此兩人再無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