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符的製作異常麻煩,而且消耗的道行也很多,這就是我為什麼很少用竹符的原由,當然,要是憑我現在的道行畫竹符也能畫得出來,不過太費力。
眼前這百來隻惡鬼雖說是暫時被鎮住,但我知道,這並非長久之計。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數百隻惡鬼齊刷刷的便往我邊撲了過來,我見狀皺眉道:爾等當真是不知死活。
說完,我口中快速的念出咒語,右手中的最後一道竹符也脫手而出。
符咒剛觸碰到惡鬼,一道半米寬的八卦圖案頓時就往惡鬼身上掠了過去,被打中的惡鬼皆無一人生還。
張二蛋李達爺兩位鬼差在一旁見狀不由嘀咕道,老李,你看這天師是怎麼回事啊,殺伐之氣居然如此之重,這哪還有半點道家弟子的模樣啊。
李達爺押著周禮妻子魂魄道:老張!實話跟你說吧,這天師埋下的心魔太重,日後恐怕難以善終啊。
麵對一百多隻惡鬼,我腦海中的那道聲音頓時又浮現了出來,“殺“殺了他們。我內心此時異常矛盾,到底是殺還是不殺?如果不殺這些惡鬼,那死的很可能第一個就是我,但若一下殺了這麼多鬼魂的話是否有違天和呢?
兩種觀點,兩種立場一直在我腦中回蕩了許久,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明哲保身,當下我便抽出了後背的桃木劍,腳踏禹步往眾鬼迎了上去。
“禹步,相傳為夏禹所創,故稱禹步。因其步法依北鬥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鬥宿之上,又稱"步罡踏鬥"。踏出此步法能引浩然正氣護身,令百鬼俱退。而且禹步也是道士在起壇過程中必須得踏出的法步。
葛洪《抱樸子內篇?登涉》引《遁甲中經》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逢星下,曆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可辟"百邪虎狼"。"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後,次複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一步也。次複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從左足並,是二步也。次複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畢矣。"
《仙藥》篇又記禹步法曰:"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左,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
"《雲笈七簽》卷六十一《服五方靈氣法》記服氣時所行之禹步,雲:"諸步綱起於三步九跡,是謂禹步。……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以象陰陽之會也。
當我踏著禹步進入到鬼群中後立馬就後悔了,太多了,完全就殺不完,揮劍都揮得我手臂發麻,而且剩下的符咒我也用來護住了周氏二人,一時之間除了用桃木劍斬殺惡鬼外我還真想不到其它的辦法了。
不過,這些惡鬼對周氏二人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敵意,大多數鬼魂都是衝著我來的,前麵的剛一斬殺,後麵的立馬就補位,一個接著一個。
在這樣下去我拖都會被這些惡鬼拖死,見張二蛋李達爺位陰差此時還未離去,我便衝著兩位陰差喊道:老張!老李!趕緊的過來幫忙啊。
張二蛋李達爺聞言各種看了一眼,隨後張二蛋麵露難色的道:天師!不是我們兩兄弟不肯幫,上頭是有製度的,說陽間的事咱下麵的不得隨意插手,被判官發現的話我兄弟二人可是要受刑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