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調查了超過6.5萬名患有心髒病的人和12.8萬名沒有心髒病的人的基因數據。同時,研究人員還關注了與已知心髒病患病風險基因相關的基因,結果發現,較矮的人更傾向於擁有高膽固醇和脂肪水平的基因,而與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因素並無聯係。
英國萊斯特大學心髒病學教授尼爾什·薩瑪尼領導了這一研究,據他指出,關於身高和心髒病風險之間的關係,科學界在60多年前就已經知道。但這種關係究竟是否由於社會經濟因素、環境因素或者營養因素導致卻並不清楚。他們猜測,較矮的人是因為上述因素,所以身體較弱。
雖然許多生活方式,如吸煙等也會影響冠心病的發病風險,但該研究結果凸顯了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一常見疾病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薩瑪尼表示,“雖然這一研究結果目前沒有任何直接的臨床意義,但它能幫助我們更好、更全麵了解冠心病背後的生物機製之間的關係”。
英國心髒基金會的副醫學總監傑裏米·皮爾森教授希望,通過這一研究能夠進一步找出新的治療方法,以減少心髒和循環係統疾病的風險。
美國《醫藥日報》報道,美國一項研究同樣表明,個子高的人心髒更健康。個頭超過平均身高的人,心髒病危險更小,冠狀動脈斑塊(黏稠脂肪類物質)減少30%,進而降低冠心病危險。
研究由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心髒中心基金會的心髒病專家邁克爾·米德曼博士及其同事完成,他們對美國國家心髒、肺和血液研究所一項涉及2700名成年參試者及其家族健康研究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參試者平均年齡55歲,女性占61%。在控製了年齡、種族、腰圍、吸煙、飲酒、身體運動、血壓、降壓藥、糖尿病及糖尿病藥物、壞膽固醇(LDL)、降脂藥及收入等因素之後,研究人員對參試者冠狀動脈鈣化(CAC)與身高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個頭最高組參試者發生冠狀動脈鈣化的危險降低30%,冠心病危險也隨之下降。
瘦高女性生育更強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杜倫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個子高並且苗條的女性,相對個子矮胖的女性來說,生育能力更強。據科學家稱,醫療衛生條件和營養的改善,使得更高、更瘦的女人生育更多的孩子。
研究數據主要來自於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在1956年和2010年間關於岡比亞兩個部落的居民數據,這份數據對部落女性的身高和體重都有詳細搜集。而在此期間,這兩個部落經曆了顯著的人口結構的變化:高死亡率和生育率迅速下降。研究人員將這種變化主要歸功於營養和醫療保健的改善。
研究人員發現,由於出生率的下降,女性的體重和身高也慢慢改變了。他們通過分析表明,自然選擇最初青睞那些個子比較矮小的、肥胖的女性,但久而久之,這種偏愛逐漸向個子高而體重輕的女性轉移,最後局麵完全逆轉。相對平均水平來說,又高又瘦的女人生的孩子也更多。
據他們認為,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使得女性的繁殖能力也得到加強。研究人員稱他們將在更大範圍的區域進行此項研究。
矮個子男性或許更長壽
美國夏威夷大學約翰·伯恩斯醫學院的布拉德利·威爾科克斯教授和同事們研究了8000多名日本裔美國人近50年的健康信息後發現,矮個男性可能更長壽。研究結果刊載於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雜誌。
研究人員把研究對象分成兩組,一組身高為1.56米及以下,另一組為1.62米及以上。結果發現,1.56米及以下組的研究對象最長壽。所有研究對象出生於1900年至1919年,大約1200人的壽命超過90歲甚至100歲,將近250人存活至研究發表。
研究人員發現,矮個子男性更可能擁有一種名為“FOXO3”的保護性長壽基因。這種基因令人在早期發育階段身材矮小,不過優點是令壽命更長。此外,矮個男性的血液胰島素水平更可能較低,患癌症幾率也可能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