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療以及介入治療是目前冠心病治療的標準治療方法,對於孰優孰劣的爭論意義不大,關鍵問題是要充分評估病患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行之有效並能讓患者良好接受的治療方法,以最大程度解決患者的病痛,並盡可能減少治療本身所帶來的實際痛苦。因此,建立一個包含心髒內科以及心髒外科醫師在內的跨多學科的綜合治療小組,慎重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保證患者得到最適宜的治療方案是勢在必行的心髒科發展模式。
作者介紹
魏盟,男,主任醫師,教授,科主任,博導,醫學博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2年學士畢業於新疆石河子醫學院醫學係,1991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1995年、1997年曾在美國、德國學習介入心髒病學技術。學術任職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髒介入培訓中心學術委員,上海醫學會心血管病專科學會副主任委員,美國心髒病學會委員(FACC),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委員(FCCP)。擔任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特約編委、臨床心血管病、介入放射學、國際心血管病、Chest(中文版)、JACC(中文版)、中華老年多器官衰竭等雜誌編委。主要從事冠心病、介入心髒病的臨床工作和研究,有較高的造詣。曾承擔及參與多項國家級、市部級科研課題,發表論文100多篇,主編《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內科急診》,副主編《實用心髒病學》 第4版專著1部。經橈動脈路徑冠狀動脈介入技術獲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三等獎,冠狀動脈內多普勒導絲描記技術的臨床應用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