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性別影響大不同(2 / 2)

研究者指出,“這兩個基因遺傳自母體或父體,一個出現在遺傳自母體的X染色體中,控製男性荷爾蒙受體;另一個則出現在遺傳自父母雙方的20號染色體中”。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蒂姆·斯佩克特說:“它為我們研究男性脫發提供了新方向。可以通過基因測試預測男性是否罹患雄激素性脫發,還可能創造出新的治療方法。”

男人更易喜極而泣

荷蘭蒂爾堡大學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男女有別還體現在哭泣原因上,女性常常在感覺無助時哭泣,而男人會在團隊贏得比賽後落淚。研究認為,盡管女性被認為更愛哭,但是似乎男人更易喜極而泣。

蒂爾堡大學研究團隊對37個國家的5000多人進行了調查,詢問他們在不同的情境下哭泣的可能性。結果發現:總體而言,男人和女人因同樣的重大事情而哭泣,比如摯愛親人的逝去、浪漫感情的終結或者思念家鄉等。女性更容易因一些更瑣碎的事情哭泣,比如衝突、批評或者電腦崩潰等;而男人更多的是對一些積極事情作出反應而哭泣。當碰到令人沮喪的事情時,女性哭泣的幾率是男性的4倍。

研究負責人蒂爾堡大學心理學家艾德·威格爾茲教授表示,哭泣最常見的原因是無力感,而並非悲傷。從文化上分析,如果男人感覺無助時而哭泣,會被看成是軟弱的表現。

另外,研究還發現,在非洲一些天氣熱的國家裏,男女哭泣的次數相差無幾。而在歐洲一些氣候寒冷的國家,女人比男人哭泣的次數要多得多。艾德·威格爾茲教授表示:“一個國家天氣越冷,女性哭得越多。”

男性更喜歡狼吞虎咽

韓國世明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4對男女進行實驗,以探究影響不同咀嚼習慣的原因。他們在受試者口腔內固定電極來獲取參數並提供等量的食物。

通過實驗,研究者收集了咬合力、咀嚼次數和用餐時間等數據。通過分析,他們發現男性與女性的各項參數均有較大差異。實驗結果顯示,男性咬合力強於女性,咬下的食物量比女性多,且咀嚼次數也少於女性,這些極大縮減了用餐時間。

然而,這一發現也引起了不小的置疑。早在此前,日本就已經發現男女在咀嚼口香糖的方式上並無差異。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組織心理與健康學教授卡裏·庫珀則表示,咀嚼方式僅與性格有關。

男人更愛打呼嚕

各種調查研究均表明:大約有1/3的男性長期打鼾,而隻有1/5的女性有這種情況。美國“今天我發現了真相”網站刊文稱,這種差異是男女間不同生理結構造成的。

首先,從生理解剖結構來看,男性的喉頭位置比女性低,這就導致他們的喉嚨中空間更大。男性睡著時,一旦舌頭不自覺縮到該區域,就可能阻塞部分氣道,導致打鼾時的共鳴;而女性喉頭位置較高,如果舌頭縮到該區域會完全堵住呼吸,因此,她們往往在打鼾前就被憋醒。

其次,打鼾還與咽力學有關。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呼吸不足,其中,大約有84%的案例病因是氣道阻塞。男性的咽力比女性大,盡管我們的上呼吸道都會隨著年齡增大而縮小,但最終男性上呼吸道的折疊程度高於女性。而且與站起來的姿勢相比,男性躺下時其氣道尺寸也有明顯變化。一項肺活量測試也顯示:男性在劇烈運動時,咽頭尺寸改變幅度也明顯大於女性。正是由於強烈地改變幅度,導致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因此男性打鼾更厲害,且年老的時候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