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逼真的假肢
現在的假肢,不僅能像真的肢體一樣工作,而且顯得比以前更加真實,表麵的細節如雀斑、指紋、塗色指甲、頭發甚至紋身,無不栩栩如生,還可以配以皮膚的色調。製造者說,這些逼真的產品,不僅能幫助使用者移動,它們還可以修補某些失去肢體而引發的情感創傷。
5.智能手機控製的手臂
用戶可以編寫多達24種指令輸入他們的智能手機,就可以指揮這種最新版本的觸摸仿生手臂。這個小玩意兒利用肌電技術運作:傳感器偵測你肌肉的微小移動,你手上的電腦則將此轉換成幾十種精確的動作。德國用戶克勞蒂亞·布賴德巴赫說,這個手臂正好可以用於她的愛好—競技跳傘。實際上,其他假肢可利用這種觸摸仿生技術。
6.心靈驅動的假肢
萊·鮑在40年前的一次電氣事故中失去了雙臂,他成為第一個佩戴可以用大腦控製的假肢的雙肩平齊截肢者。他說,這個裝置給了他幾十年來夢寐以求的運動自由度。美國馬裏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創傷外科醫生艾伯特卡醫學博士說,將做新的重建神經手術來控製萊·鮑的手臂和手。但這一項目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
7.腳踝置換
這種電池供電的腳踝假體,由一名失去雙腿的麻省理工大學教授發明。它能模仿逼真的運動狀態,並讓用戶有更自然的步態。這種仿生腳能隨著高低不平的地麵向上和向前移動。這些運用高技術的人造膝蓋和腳踝將電子、機械技術和生物學相結合,其效果就像真正的關節。
8.大腦思想推進的仿生腿
紮克沃特擁有世界第一條由大腦思想控製的仿生腿,他可以坐、站、走路和爬樓梯。事實上,他爬上了103層高的芝加哥威利斯大樓。一台電腦讀取他腿部肌肉的電信號和從仿生腿上傳過來的數據。電腦便判斷出他想做哪種運動,把指令發送到他的仿生腿上,然後他就開步走了。這種仿生腿到2018年會得到廣泛使用。
9.有高活動性的模塊化手臂
弗雷德曾是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假肢部部主任,他得到了一條“盧克臂”(盧克是電影《星球大戰》中的人物),以代替他在越南戰爭中由於地雷爆炸而失去的手臂。這一手臂通過感測另一完好肢體肌肉的活動,允許用戶完成複雜的動作。這種手臂與人的手臂的大小、形狀和重量完全相同。另外它已實現模塊化,因此完全可以取代失去的手、小臂或完整的手臂。它是經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並生產的。
10有感覺的假手
丹尼斯·索倫森有一隻不同尋常的假手:他能感覺到手裏抓的是什麼。由歐洲Nebias項目組設計的這隻假手上有傳感器,與索倫森的上臂神經相連接。現在,當他抓住一樣東西時,即使他蒙上眼睛,也可以說出它是什麼—一個棒球,一個雞蛋,或者一個杯子。研究人員仍在深化這項技術,幾年後它將投放市場。
11.視網膜植入物
30年來的第一次,拉裏·海絲特可以看到他妻子的臉了。也許細節看得並不清楚,但已可以使他碰到和觸摸妻子的臉。海絲特是全世界約100名接受ArgusII係統的人之一。一個微小的攝像頭安裝在一副眼鏡上,它會發送圖像到視網膜植入物和海絲特隨身攜帶的一個小型電腦中。這個係統雖然不能恢複海絲特的視力,但它可以幫助他以及那些因視網膜色素變性失去視力的人們分辨光亮區域和黑暗區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