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內,滄瀾國陷入一種甚是奇怪的局麵,明明由刀聖挑戰劍聖一事引起的轟動,足稱軒然大波,可實際上,無論是劍聖敗北還是刀聖下落不明,都未使得滄瀾國的局勢變得動蕩不堪!
好像石劍居之主精心算計的聚龍棋局,並沒有按照他預想的天下大亂或是刀劍相爭的方向走去,滄瀾各地皆是一派平和,隴西戰事隻賦予了各路人士酒後談資,並沒有誰為此‘揭竿而起’,
不得不說,這真的很可笑,仿佛當世三大聖人境構成的局麵,擺在天下人麵前不過是場鬧劇,可事實上,這隻是不知道真相的人看到的另一麵,在尋常人遠遠接觸不到的地下世界,殺伐四起。
有刺客夜行,專殺說得上名的各門各派宗主,事後無一門派宣告或是述之官府,就連普通百姓們也不知道,一夜又一夜,有人拋頭顱,有人流熱血,一幹宗門似心照不宣的達成了某種默契!
他們各自在暗中交戰,或是為隴西戰事點燃了各門各派平日裏早就不甘武道平和的局麵,要知道,平和,則意味著平庸……
沒有人想平庸,隻是條件不允許,而刀聖前往隴西挑戰劍聖的事,顯然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激起了那些平時扯著和平大旗的偽善者的欲望跟野心,各地都有流血事件,隻是人們不知道罷了。
這一係列不為人知的流血事件差不多持續了有一周左右,在這一周時間裏,隴西跟龍泉都未傳出半點風聲,這兩個天下大勢潛在改變的發軔點,就隻起了個頭,便退出了滄瀾武道的舞台?
此一詭異的局麵直到後來幾天才漸漸浮出了水麵……
浮出水麵的不是真相,而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年青人,領著一個半死不活的中年人,於大江南北遊曆間,鎮壓了各地的流血事件,沒有人知道這個年青人跟中年人從哪裏來,又是什麼出身!
人們隻知道,每當這一青中年組合走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夜裏流的血勢必會變多,隻是過了一個白天,就不再有人流血了。
以殺止殺,以戰養戰,這就是那其貌不揚的年青人跟半死不活的中年人的做法,額外值得一提的是,負責殺伐果斷的,基本都是那年青人,至於那中年人,似乎隻起了指點跟領路的作用,
本來這種事還不至於傳到人盡皆知,可當這年青人跟中年人走的地方多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有這麼個組合,於是乎,在隴西戰事消息傳出近一月後,滄瀾本應動蕩的局麵被鎮壓下去。
滄瀾皇族沒有動用一兵一卒,甚至都未表態,便由那年青人跟中年人,為當世戰出了一個全新的和平年代——
這一年,是滄瀾立國定安十六年,君主健在,皇子羽盛,世家林立,士族固存,武道中庸,國院昌隆。
也就是這一年的末尾,在經曆了一係列潛在動亂的蒼皇帝城,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年青人,說是年青人,其實也隻是外相,作為外來人,皇城本該是很嫌棄的,可當這個年青人出現時……
皇城大道被清空,禦林軍兩旁矗立,上至京畿的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不被擋在了道旁外,大道的盡頭,由滄瀾國君親自把持,君主身前,皇子都得靠邊走,唯有一少女,走在前麵。
少女今日穿了一襲宮廷皇家裙袍,袍色為黃,且有寶釵珍珠掛飾,好不華貴,唯有足下,露出難以掩飾的綠色金縷鞋……
綠色,是少女喜愛的顏色,哪怕是在今日如此特別的情況下,她還是為自己準備了這樣不符合皇家規定的鞋,她是天若熙,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想要以如此特別的形象,迎接那個特別的人。
舉目聖威下,那個人不時走進了皇家大道,其一身輕裝,眉目輕揚,神態不似任何同齡人,便是聖上在前,依然不能使他低頭,因為他是葉辰,也是這些日子以來平定四方的滄瀾青年英雄!
滄瀾青年英雄這六個字,不是葉辰自詡的,更非老百姓口口相傳冠上的,而是當今國君,在得知有這麼個年青人默默為滄瀾和平盛世做了那麼多事,於百官麵前親口說出的,這才有了今日。
今日,是葉辰以陳易的身份初入皇城,亦是他走遍大江南北,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下一身正氣應得的榮譽!
不過在此之前,葉辰並不知道自己來皇城會遭到如此空前絕後的隆重接待,他隻收到了天若熙的飛鴿傳書,說是夏道人跟玄機已經先他一步,解決了陸韻兒的問題,並在皇城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