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食物是人體營養最主要的來源。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吃什麼”的重要性已不再具有決定意義。在豐富的食物麵前,我們選擇的餘地前所未有的開闊,甚至有了不知該如何選擇的煩惱,我們所關心的不再是“今天你吃了沒有”或者“今天你吃什麼”,而是“今天你怎麼吃”或者“怎麼吃才對身體好”。於是,“如何吃”、“怎麼吃得好”開始成為新的時尚潮流。均衡、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確保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能對我們身體的種種不適和潛在疾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有時可能比藥物治療更有效。因此,我們的飲食追求,不僅僅是吃得舒服,更要吃得健康,吃得明白,吃得有效。
美國著名營養學專家、心理醫生卡爾·普非佛曾經30年不斷地從事最佳營養的研究,他以身體力行的經驗告誡世人:“我堅信如果我們攝入適量的營養物質,即滋養我們所必需的基本物質,大多數的慢性疾病就會消失。未來的藥物將是良好的營養療法,為此我們已經等了太久。”我們知道,“健康之道,師法自然”,卡爾醫生所說的營養物質,其實就是指我們每日必需的水果、蔬菜、五穀雜糧以及肉禽水產海鮮等食物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們的身體健康與否,我們生活的質量好壞,我們生命的延續狀況怎樣,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吃得健康與否。
早在公元前390年,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就曾經說過:“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而藥物成為你的食物。”今天人們提出了“回歸大自然,以天然食品治療疾病”的口號,食療、食治、食補日益為人們所關注。疾病不能僅依賴一般醫療手段來治療,還應從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即日常飲食調理上入手,正所謂“醫食同源,藥食同用”。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充,氣體合和而服之,以補精氣”的說法,這充分說明了飲食養生療疾的重要性。食物就是人們最根本的養生療疾手段,是人類健康之本。
在慢性病發病率不斷上升、醫療費用不斷增長的今天,如果我們能按照古代先哲的教導和現代科學理念,更多地用食物代替藥物,用膳食獲得健康,用自然療法代替昂貴醫療,讓“病人的本能”真正成為“病人的醫生”,那便是我們編寫這本書的最終目的,也是我們和廣大渴望健康的讀者的共同願望。
全書囊括了身邊常見的許多種天然食物,深入剖析了每種食物的營養價值、食用功效、食療方案等,提供科學的純天然食物營養攝取方案,為人們改善飲食營養結構提供科學的指導。它依功效分類,版式新穎,要點清晰,查閱方便,老少皆宜,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為大眾所需。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食物常識,掌握養生保健食療、美容食療以及疾病食療方法,成為自己生活中的營養師,那麼請翻開此書,相信作為一本健康手冊,它將帶給你實用、新穎、完整的飲食幫助,成為你健康生活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