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食品衛生:幹幹淨淨,吃了沒病(5)(1 / 2)

馬鈴薯應貯藏在低溫,無直射陽光照射的地方,防止生芽變綠,生芽過多或皮、質大部分變黑變綠時不能吃。吃生芽較少的馬鈴薯時,應挖去芽及芽眼,並將芽眼周圍的皮削掉一部分。因龍葵素溶於水,可浸入水中泡半小時左右。這種馬鈴薯不宜炒絲或炒片吃,應煮、燒吃。烹調時可加些醋,以破壞龍葵堿。

7.含氰甙類植物中毒

含氰甙類植物中毒有因吃木薯、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櫻桃仁、楊梅仁、亞麻仁等所致。木薯中含有的氰甙稱為亞麻苦甙,苦杏仁、桃仁等含有的氰甙為苦杏仁甙。

(1)毒理作用

食入苦杏仁後,其所含有的苦杏仁甙在口腔、食道、胃和腸中遇水,經苦杏仁酶作用水解後釋出氰氫酸,苦杏仁在口內嚼碎與唾液混合能產生氰氫酸。一般食用每千克體重1毫克即有生命危險。中毒機製主要由於氰離子與含鐵的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妨礙正常呼吸,因組織缺氧,機體陷入內窒息狀態。氫氰酸還能作用於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使之麻痹,最後導致死亡。苦杏仁甙致死量約為1g。小兒吃6粒,成人吃10粒苦杏仁就能引起中毒;小兒吃10~20粒,成人吃40~60粒就可致死。

(2)中毒表現

潛伏期短者半小時,長者12小時,一般多為l~2小時。苦杏仁中毒時,先有口中苦澀,流涎、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脈快、紫紺並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牙關緊閉,全身陣發性痙攣,最後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患者呼吸時可聞到苦杏仁味。

(3)急救與治療

a.催吐、洗胃。食入不久,尚未出現明顯中毒者,可用5%硫代硫酸鈉洗胃。並可口服硫酸亞鐵溶液,每隔15分鍾1湯匙,使成為亞鐵氰化物而解毒,或一次口服硫代硫酸鈉410g。

b.解毒治療。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戌酯0.2毫升,每隔2~3分鍾吸入1次,可用數次。接著用3%亞硝酸鈉10~30毫升,靜脈緩慢注射;繼後靜脈注射新配製的50%硫代硫酸鈉25~50毫升。以後可用硫代硫酸鈉10克,溶於5%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靜脈點滴。其它解毒藥物還有維生素B12和氯鈷維生素、亞硝酸鈷鈉等。

c.對症治療。呼吸困難時應吸氧或注射山梗茶堿等。重症病人還可給予能量合劑。

8.豆角中毒

(1)中毒原因

豆角因地區不同又稱為菜豆、芸豆、梅豆角、芸扁豆、彎子、滾子等。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豆角中所含的皂甙和紅細胞凝素。這種物質具有凝血作用。但在充分加熱後可以破壞。造成中毒多由於烹調時加熱不夠,毒物未能破壞,因而引起中毒。

(2)中毒表現

食用加熱不充分的豆角,往往在半小時至3小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頭暈等症狀。嘔吐少則數次,多者可達十多次。有的出冷汗、四肢麻木、胃燒灼感、體溫一般正常,預後良好,病程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

(3)急救與治療

通常無須治療,吐瀉之後可自愈。吐瀉嚴重者,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和維生素C,以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並促進毒物的排泄。有凝血現象時,可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的治療。

9.生豆漿中毒

(1)中毒原因

生的大豆中可能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製物。這種物質較耐高溫,需加高熱才能破壞。胰蛋白酶抑製物進入人體內可抑製體內蛋白酶的正常活性,並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因此喝了沒有煮開的豆漿能引起中毒。

(2)中毒表現

多數人喝了未煮開的豆漿後,數分鍾至1小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和腹瀉。有的頭暈、頭痛。和豆角中毒一樣,通常無須治療,很快可以自愈。

10.含亞硝酸鹽類植物中毒

含亞硝酸鹽類植物中毒即又稱腸原性青紫病,或稱紫紺症、烏嘴病等。此病發病急驟,病情發展快,中毒表現以口唇青紫最普遍,故有烏嘴病之稱。

(1)毒理作用

亞硝酸鹽對血管運動中樞和血液呈現毒性作用。它使血液中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症。這種高鐵血紅蛋白不僅失去了攜帶氧的功能,還能阻止正常血紅蛋白釋放氧的功能,因而出現組織缺氧現象。對缺氧最敏感的中樞神經係統首先受到損害,可引起呼吸因難,循環衰竭,昏迷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