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淩遲之痛(1 / 2)

“什麼……情況?”

我詫異的盯著身上這些融進魂魄內的魂血,隻來得及抬頭看了眼倒下的淩遲鬼,下一瞬,突然一股如刀割般的痛楚從胸口下方傳來,仿佛有什麼東西割去了一塊肉般,痛徹心扉。

我低頭看了眼胸口處,啥東西都沒有,一切如常,但是剛才的痛卻絕非虛幻,未等我深思,很快又是一陣兒刀割痛楚傳來,近鄰著剛才的位置。

瞬間,刀割感變得越來越快,幾乎使我痛不欲生,而我也逐漸猜測到了眼下的狀況……這他媽不就是千刀萬剮的淩遲之苦麼?!

淋到淩遲鬼的魂血就會遭受淩遲之苦?

媽了個雞,開什麼玩笑?還有這種騷操作?

哥們我心頭暗罵一聲,卻毫無辦法,隻能暗暗叫苦,想盡一些辦法去延緩這淩遲之痛……

淩遲,又稱之為千刀萬剮,淩遲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後,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並且要在最後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將罪犯刺死,才能淩遲成功。

最常見的就是‘八刀刑’:劊子手利用一簍編上號碼的鋒利刀具:第一刀,切胸口(一律從左側開始,下列其他部位亦然);第二刀,切二頭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蓋;第八刀,梟首;肢解後的屍體殘骸放入簍子裏,頭顱則公開示眾,

“淩遲”一詞見於《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本義是指逐漸緩慢升高的山坡,把“淩遲”一詞借用來作一種刑罰的名稱,是“殺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漸次之義。”

淩遲一般分為“十六刀”、“三十二刀”、“三百六十刀”、“三千六百刀”……明朝時期的“刀”,有切傷和“多”之意,數目累加,行刑時間延長。

顯然,陰神淩遲鬼死前受到了最高‘禮遇’,也就是“三千六百刀”。

若是硬扛著淩遲之苦,恐怕我用不了多久也得像淩遲鬼一樣瘋掉,畢竟這種一片片肉被刮掉的痛楚非常人所能想象,哪怕是十八層地獄,恐怕也極少有這種程度的刑罰。

“試試看,這玩意兒算不算幻術?”

忍著刀割之痛,我連忙從懷中掏出七八枚太乙破虛咒來,配合著夢魘之術的法門將符篆催動,嚐試緩解淩遲的精神痛苦。

如我所料,這淩遲之痛果然是幻術類的玩意兒,這幾張太乙破虛咒雖然沒法徹底破掉淩遲鬼魂血的效果,但卻稍稍緩解了些痛苦,使刀割的感覺不再那麼真實了,至少削減了三分之一的痛覺。

眼見有效,我連忙將儲靈鐲中所有的太乙破虛咒都掏了出來,盡數使用,頓時,淩遲的痛覺就被削減到了十分之一不到,這種痛覺雖然仍像蟻噬一般難忍,但至少不像剛才那般讓人瘋狂。

“真麻煩,看來下次再殺淩遲鬼時,還得避免沾染到祂的魂血……若是等現實世界想辦法滅了淩遲鬼,倒是可以將它的魂血抽出來,以後對敵當做一計奇招倒也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