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因為有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吧,或者是因為張小寶比我更慘,又或者是因為覺得我的想法總算被人所接受了。總之聽到張小寶承認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的理論是正確的,我心裏總算是舒坦多了。然而即便如此,我知道我心裏的這種想法也不過是自我的阿Q精神罷了。不管張小寶虧損的多慘,但從目前來看,他是賺錢了,而且還賺了很多錢。而我呢,我原來投資的錢已經從兩萬塊錢變成如今的一萬九千六百多塊錢。加上賣掉的皖維高新,再加上我現在持有的這四支股票,我不知不覺居然虧損了三百多塊錢。望著皖維高新的股票曲線,我在想假如我早盤不那麼著急就賣出去的話,恐怕其他的不說,我現在最起碼可以少虧,甚至達到盈利狀態了。想一想這支被我賣掉的股票,再看看我加倉之後的雙鶴藥業,我真的有種想死的心:這個雙鶴藥業全天都在織布。如果僅僅隻是在我購買的價格基礎上織布也就算了,最讓我惱火的是,它始終在低於我購買價格的幾分錢上下波動著,想想真是點背。唉,破股票,不看了。關掉了股票的後台,我也對自己進行了一番反思。雖說剛進入股票市場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操作,我總算知道了我離“了不起”還差好遠呢,我必須學習一些股票相關的知識。想到這裏,我馬上下定了決心,打算看一看吳興盛借給我的那本股票的書。然而打開書本,當看著書上麵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再看著那些和股票相關的曲線圖的時候,我真的一個頭兩個大。從我翻開書本開始,我硬是盯著第一頁發了好長時間的呆,愣是一個字都記不得。真的不想看這些我根本就沒有任何興趣的書!對著電腦發愣著,我突然想到了網上的神人很多,或者我能從網上找到一些自己能夠看進去的資料也不一定呢。百度了一下,然後我很快就被一條名為“導致股民虧損的五大主要原因”的標題給吸引住了。點開進去看了一下,還別說,我還真覺得它說的蠻有道理的。導致虧損的第一條就是盲目。帖子說,有的人是對整個股票買賣操作幾乎一無所知,什麼基本麵啊,技術麵啊,政策麵就更別說,買賣股票一般都是熟人介紹,朋友推薦,或者是電視、報紙、雜誌、網絡等地方的介紹。有的是看什麼漲的好就買什麼。當看到這一條的時候,我心中咯噔了一下,這不明擺著就是在說我和張小寶麼?我對股票什麼的一竅不通,雖然我沒有朋友介紹,但是我真的很想別人給我介紹。而張小寶是看什麼漲就買什麼。本來覺得張小寶股票操作方法是對的,不過經過吳興盛一說,再加上現在這麼一印證,我總算推翻了自己覺得張小寶是正確的這種想法。第二條是不及時止損離場。上麵說了,很多人都按照習慣性的牛市觀點來看問題,覺得股票被套都是很正常的,往往等待不久就自然上漲上去了。第三條是頻繁操作。頻繁操作主管上造成了交易風險的增加,及時偶爾捕捉了好股,但是由於心態不穩最後過早的賣掉,又去買了另外的股票被套。見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心中猛的被觸動了起來。我炒股已經有兩個星期了,在這兩個星期裏,我前前後後買了白雲機場、皖維高新,現在又買了雙鶴藥業。撇開其他三支我打算做長線的股票不說,在這三支股票裏,我很明顯就碰到了這樣的狀況。當初拋開白雲機場買了皖維高新,然後連續被跌了好幾天。今天解套之後,買了這麼個織布機要命的股票,反正看樣子今天是沒辦法漲到回本的地步了。第四個是賣股票雜亂無章。很多交易都是頭腦發熱就做了決定:不少投資者買的股票普遍較為分散,往往20萬元的資金就分別買了三四個股票,殊不知這樣做會給自己增加很多投資風險。僥幸買中了,也不總結成功的原因。如果買錯了,也不檢討自己的冒失,相反隻會怪莊家怎麼怎麼缺德,政策打擊什麼的。望著這一條,我真的忍不住覺得有些好笑。按照這個作者說的,20萬的資金買了三四支股票是買太多了,那麼我才兩萬塊錢買了四五支股票這又算是怎麼一回事?看來我也是頭腦發熱的那種類型。不過在見到什麼“莊家”的時候,我感到很奇怪:買股票不是做一種長短期的投資麼,怎麼看整個詞倒顯得買股票和推牌九、二八杠什麼的是同一類型的呢?第五就是抱著“有錢必賺”的心理。一年之中總是不停的交易,資金一天都不能夠休息,總是想讓賬戶一直處於滿倉中,不管什麼時候,有錢就賺,有錢就買,不願意放過任何的波段,結果終於被套,就變得老實了。對於這一條,我雖然不是覺得太懂,但是我覺得它說的好像也很有道理。然而我要看的不隻是這些,我要看的是怎麼讓我賺錢。所以看完這些話後,我馬上就翻了翻後麵,我想從後麵找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答案。不過很可惜,這個作者開頭寫的這些東西的確是很打動人心的,但是越寫到後麵,我就越不愛看。尤其是看到他分析股票的時候,我總覺得他是在放馬後炮。的確,對著那種股票曲線,誰都能看出低點的時候已經放出了買入訊號,高點的時候已經釋放了賣出信號。什麼金叉、什麼死叉,越看那些,我越覺得沒意思,隨即關掉。然而即便如此,我覺得那個作者開頭寫的那五個問題的確說出了我的心聲,而且我覺得我要找的讓我不要再虧損下去的答案,也從他開頭的五個問題裏找出來了。我覺得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第009章:股評師說(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