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
文化論壇
作者:成斐
摘 要:農業產業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雖然河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有了較大發展,但還存在著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少、農民素質不高、農戶與企業之間利益分配機製不健全、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等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我省農業產業化的現狀進行分析歸類,並提出建議,研究農業產業化未來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 龍頭企業 農產品市場體係
《中原經濟區規劃》指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要推進以糧食優質高產為前提,以綠色生態安全、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化產業化程度高為主要標誌,基礎設施、機械裝備、服務體係、科學技術和農民素質支撐有力的新型農業現代化,構建具有中原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係,夯實“三化”協調科學發展基礎。省委書記盧展功強調,河南要建設中原經濟區,就要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且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
如今,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發展,逐步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由點狀發展向優勢產業集聚,由勞動密集型為主向勞動密集、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型並重發展,由初級加工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單一組織模式向多元化組織類型跨進,總體發展態勢非常喜人。對此有著良好前景的農業大省——河南,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把農業產業化真正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已經成為河南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
河南省農業產業化的現狀又如何呢?
1、河南省要做大做強一批龍頭企業,並促進農業穩定發展。
目前,河南省符合農業部統計標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共計9102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8473家,初步形成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別、覆蓋全省的龍頭企業群體。屬龍頭企業帶動型的5724家,其中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421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3家,省重點龍頭企業343家,市重點龍頭企業1200多家。河南省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和速凍食品生產基地,分別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和60%;食用菌、味精、方便麵和調味品產量均居全國首位。而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顯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的目標任務是:到2015年,形成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集群100個、50億元以上的集群50個、100億元以上的集群20個;到2020年,形成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集群300個、50億元以上的集群100個、100億元以上的集群50個。
2、力爭打造一批農產品知名品牌。
經過大力發展,河南省已創出了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名牌農產品,例如,“華英”鴨、“大用”雞、“金苑”麵粉、“三全淩”湯圓、“思念”水餃、“蓮花”味精、“雙彙”火腿腸等等。國家商務部評出的2006年“中國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4家入選,占河南省全部入選品牌的一半。目前,河南省有16家企業的19種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占全省“中國名牌”總數的60%以上。在對打造農產品知名品牌的目標上,河南省要求發揮區域龍頭企業品牌優勢,整合品牌資源,打造區域品牌,提升品牌價值。通過整合技術、人才資源,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場占有率、影響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