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析地基在建築施工中的重要性(2 / 2)

3.軟弱地基處理方法

在目前的施工過程中,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一般是根據軟弱土地基的特點,通過換填土、排水板、深層密實、管樁、碎石樁、加筋技術等一些技術手段來進行處理。采用塑料排水板進行加固方法屬於新技術、新工藝方法,近些年來,該項技術被廣泛用在水上工程,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打設深度越來越深,采用這種方法加固效果好,並且造價價格低,施工手法簡單,經驗也較為豐富,因此,深受施工部門的喜歡。當軟弱土地基的承載力發生變形從而無法滿足設計要求的時候,並且軟弱土層的厚度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換填土的方法,具體是把基礎底麵下的軟弱土層全部或者部分挖走,然後把強度較大的砂換填進去,並且要達到要求的密實厚度為止。這種方法一般用在公路構築物的地基處理上,一般情況下,采用重錘進行夯實、或者采用機械進行碾壓、用平板進行振動,這些方法都可以用來對實墊層進行施工,采用這些方法不僅可以對地基的表層土進行加固,還能對分層回填土進行處理。而采用換填土的加固方法,是對土中附加的應力分布進行應用,使墊層能夠對上部較大的壓力進行承受,而較小的壓力由軟弱層進行承擔。換填土法適用於淤泥質土、淤泥、素填土、暗溝、雜填土地基等。 樁基工程中,現場對鋼筋混凝土管樁進行澆注,是後來出現的一種樁型。管樁加固法通過樁筒的內部與土體進行結合,使整樁和土體的摩阻力增加,進而使單樁的承載力得以提高。管樁加固法耐久性能好,且承載力高,施工快且工效高,成樁質量能夠得到保證,經濟性能好,不僅具有環保意義,且適用在土層上使用。

4.結束語

如果地基承載力不足,就可以判定為軟弱地基,就必須采取措施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軟弱地基係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衝填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在建築地基的局部範圍內有高壓縮性土層時,應按局部軟弱土層考慮。勘察時,應查明軟弱土層的均勻性、組成、分布範圍和土質情況,根據擬采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提供相應參數。我國在建築工程方麵的地基處理技術上雖然技術已經日益成熟,但是在實際的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一項優秀的建築工程需要保質保量而且如期完工,施工過程中要相互協調管理從而保證工程質量。因此我們要選擇最優的方案,創造出更佳的效益,為我國建築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唐穎棟,曹雲鋒,侯小平,牛明雷.地基處理技術綜述[J].低溫建築技術,2007,(04):97-98.

[2]彭第,潘殿琦,李海礁,張坤.地基處理新技術及發展趨勢[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7(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