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工會如何處理好與黨政的關係
話題
作者:柯濤
摘 要:作為新時期加強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企業工會工作條例》明確了企業工會的地位、企業工會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任務、工作目標,明確規定了企業工會組織建設、工會主席職權、幹部隊伍建設、企業工會的工作機製、製度、載體和活動方式等方麵的問題,為企業工會開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和製度保障。本文站在企業工會與企業黨政關係角度,從四個方麵介紹了企業工會處理好與企業黨政的關係的關鍵做法,著力建立企業工會與黨政之間“信得過、貼得緊、靠得住、離不開”的關係,以期更好地發揮企業工會的作用,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企業工會工作條例 企業工會 企業黨政 關係
《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第八章第五十一條、五十二條分別規定:“企業工會接受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雙重領導,以同級黨組織領導為主。”“企業工會與企業行政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平等合作,共謀企業發展。”這些規定明確指出了企業工會與黨政的關係問題。
但是如何把握處理好與黨政的關係呢?本文認為,企業工會要處理好與黨政的關係就必須做到以下四個方麵:
一、讓黨政“信得過”,這是處理好與黨政關係的前提。
企業工會要處理好與企業黨政的關係,首先就要讓黨政“信得過”。隻有這樣,黨政才會有任務交給工會,有難事找到工會,有情況想到工會。
一是黨政肯於給工會工作指路子。要贏得信任,關鍵是在工作和活動中,黨政肯於給工會指方向、定重點。隻有這樣工會工作才能幹到實質上,始終體現黨政的意圖。公司工會每年年初、年終都必須定期向黨政作專題彙報,特別是對關係到企業和職工的重大工作和活動,包括方針、目標、工作指導思想,都要向黨政彙報,讓黨政提意見、指路子。以某施工企業為例,針對今年該公司本埠沒有項目,職工流動在外的現實,公司工會在彙報工作時候指出要做好項目部職工服務工作,公司黨政強調,工會要重點做好職工文化生活服務工作。經過深入項目部考察和調研,公司工會製定了《關於加強項目部職工文化生活服務的實施意見》,要求各項目部做到“五有”(有組織、有製度、有陣地、有宣傳、有內容)、“五到位”(生活條件改善到位、辦公環境美化到位、熱點問題服務到位、後顧之憂解決到位、思想動態掌控到位),切實改善項目部職工文化生活,為一線職工創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環境。
二是黨政敢於給工會工作壓擔子。在現實中,公司難免會碰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棘手問題。有的公司黨政能夠順利解決,有的則需要工會協助解決。出於對工會的信任,公司黨政就敢於把問題交給工會,敢於把擔子壓給工會,讓工會去做。 “清欠”工作、離退休職工工作都是企業的難點工作,但是隻要黨政交給工會,工會就能辦好,而且效果很明顯。
三是樂於為工會工作出點子。新時期工會工作麵臨新情況。尤其是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的流動分散性和工會幹部的兼職化,都不利於工會工作的正常開展。每當遇到難題時候,搞重大活動時,工會都會向黨政勤彙報,多請示,問計問策,使工會工作始終圍繞企業中心轉。公司黨政也樂於為工會工作出點子,想法子。比如,新形勢下,公司黨政提出工會勞動競賽要實現由重點工程勞動競賽、難點工程勞動競賽向節點工期勞動競賽的轉變。
二、與黨政“貼得緊”,這是處理好與黨政關係的關鍵。
工會處理好與黨政的關係,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與企業中心工作“貼得緊”,緊密圍繞企業中心開展工作,把黨政的難點作為工會的重點,把黨政的關注點作為工會的切入點,為黨政分憂解愁。
一是融入黨委中心開展工作。工會工作就是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發揮工會組織優勢,融入黨委中心開展活動。例如,近年來企業黨委提出建設“學習型企業”的目標。工會就可以相應開展“創建學習型班組、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製定學習計劃,購買學習書籍和光盤,建立圖書角,成立文化活動室,為公司提高職工素質,建設“學習型企業”打下基礎。今年公司黨委又開展了觀念突圍大討論和精細化管理活動,工會隨即下發了觀念突圍倡議書、開展了“精細化管理從我做起”演講比賽,營造活動氛圍,使每一名職工都把觀念突圍和精細管理銘刻於心,落實於行。
二是融入行政大局開展工作。行政的大局就是生產和經營。工會要與行政“貼緊”,就必須與企業生產經營靠攏。在生產方麵,工會可以充分利用勞動競賽這一利器,融入到企業生產中,不斷創新勞動競賽形式,豐富勞動競賽內涵,開展重點工程勞動競賽、難點工程勞動競賽以及節點工期勞動競賽等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在生產中開展競賽,以競賽促進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