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日多食茶、湯、粥(1 / 1)

秋日多食茶、湯、粥

流光飛舞

作者:熊秀蘭

經過了漫長的高溫酷暑,一旦步入深秋,隨著氣溫的明顯下降,一下子變得天幹物燥,人們會出現陰虛燥熱、氣虛陽亢的生理反應。特別是中老年群體和體弱多病者,更容易出現血壓升高、頭痛發暈、失眠多汗、焦慮抑鬱等症狀。如何麵對季節轉換中產生的不適狀況,除了多加鍛煉增加免疫力,還要注重飲食的合理搭配,多進食新鮮蔬菜,多飲中藥茶,多喝營養湯,多食養生粥,對身體的健康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藥茶,也就是用中藥與茶葉一起烹製飲用,可以根據自身體質,在醫院、藥店按量配製藥茶飲用。秋燥耗傷津液,使人的身體容易出現氣陰不足的問題,多飲菊花麥冬蜂蜜藥茶,可以養陰潤燥,平肝潛陽,有效抑製氣機鬱滯。先在冷水中加入菊花、麥冬各20克,燒熱至沸騰後保溫半個小時左右,過濾後加入適量的蜂蜜、綠茶,攪勻即可飲用。此外還有多種藥茶,枸杞、山楂、玄參、烏梅、甘草皆可入茶,可以根據身體情況合理配製使用。如苡仁、海藻、昆布、茯苓等中藥與烏龍茶一起烹製的昆藻茶,有利水、減肥、消痰等功效;以菊花、金銀花、山楂、蜂蜜等烹煮的雙花飲可清熱消毒、消食降脂,有效防治秋燥。

湯,或濃稠或清淡,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一年四季都可煲製,既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風景,又是健康養生佳品。秋燥季節,多喝湯可調節口味,補充津液,增強體質,增加食欲。這個時期可以多煲一些清淡潤肺的湯,如銀耳冰糖百合湯,其製作是首先將10克銀耳用清水泡漲發開撕成小片,將30克百合剝開洗淨,將二者放進冷水中煮至百合變軟,放入20克左右水冰糖即成,這道湯可起到滋陰潤燥、清熱除濕的效果。還有潤膚養肺的山藥枸杞烏雞湯,健脾開胃的蓮藕排骨湯,美容潤燥的金銀杏仁腐竹湯,降壓排毒的龍骨牛蒡苦瓜湯,清嗓潤肺的冰糖枸杞雪梨湯,都是深秋時節的養生靚湯。

粥曆來都是秋季的養生滋補食物,可以和胃補脾,潤養肺燥,補充水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古人亦有“仲秋行糜粥飲食”的記載。秋季養生粥方很多,如百合綠豆粥有養陰、清熱、寧心、安神的效果,其製作是將50克綠豆倒入砂煲,加清水大火煮開,再小火燜煮10分鍾,加入60克洗淨的粳米,依然大火煮開,小火燜煮,最後加入泡軟的20克百合和水冰糖,一起熬煎5分鍾即成。此外,消食化痰的蘿卜瘦肉粥、養心健肺的黃芪小麥粥、大補氣血的桂圓紅棗粥、明目散熱的菊花枸杞粥、活血化瘀的山藥板栗粥等,都是緩解秋燥、養身健體的滋補飲食。